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 (2 / 3)

成德這個藩鎮,是典型的家鎮模式。各級將領、各州刺史,從歷史上來看,多為王氏宗親或親屬,至少一半以上人選如此。

表面上看來,這樣很容易惹怒武夫。但實際上王氏家族很注意分寸,該給的好處一點不少,武夫們被收買得結結實實,給得太多了,也就沒心思造反了。

王氏這種謹慎的家風,實源於王廷湊兵變。

昔年成德節度使田弘正將鎮內財富拿來賞賜他的家人、親信,頓時激起反對。比如田弘正的兄弟子侄在長安、洛陽高消費,每日花費二十萬錢,全靠田弘正接濟,成德軍士不滿,於是衙將王廷湊糾集武夫叛亂,殺田弘正——老實說,田弘正有些作死,挪用鎮內公款給親戚花天酒地,沒有節制,不被武夫們宰了就有鬼了。

從王廷湊以後,王元逵、王紹鼎、王紹懿、王景崇到王鎔,一直很注意收買武夫。權力掌握在王家手中,錢財大家一起花,王家多拿一點,武夫們的賞賜也沒有太寒酸,於是一直相安無事。

王家也很注意編織關係網。鎮內勇士驍將,多施恩惠,或者直接聯姻,拉入高階軍將行列,成為統治階層的一員。久而久之,關係網愈發穩固,整個成德鎮鐵桶一般,幾乎成了獨立王國。

如果說魏博是軍人共和國的話,那麼成德有點類似君主立憲制,即王氏是成德鎮的“君主”,武將們是“議員”,大家一起共治,同享富貴,故整體較為穩定,兵變很少。

但到了王鎔這一代,情況出現了變化。

王景崇英年早逝,兩位兄長王景胤、王景儒也很短命,近年相繼去世。四弟王景?,身體也不太好,幫不上忙——身體不好,意味著當不了武夫,那就沒戲了,進不了核心權力圈子,即便你是“皇親國戚”。

直系親屬不行,那麼旁系親屬呢?人是不少,但出色的真沒有,這就很尷尬了。

王氏統治的根基,崩掉了一大塊。

王鎔此時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他還在為戰事苦惱:“剪寇都在鄆州血戰,不幸失敗,數千將士被俘,諸位都說說,此事如何處理?”

“王處直那個兔崽子,真是坑人。”張弘規大著嗓門道:“居然臨陣脫逃,坑害我鎮州將士,真想活剮了他。”

據馬昕所言,剪寇都與義武軍、晉軍陣列而戰,士氣高昂,血戰連場,夏人數次衝陣,皆鎩羽而歸。但關鍵時刻,義武軍不戰而逃,連累了他們,最終全軍潰敗,損兵近半。

梁公儒聽了不置可否,進言道:“大王,而今鎮內不太平,或可遣人與晉王交涉,把人接回來吧。若軍士們鬧起來,人心動盪,又是一樁麻煩事。”

“若晉王不許,遷怒我鎮,又該如何?”王鎔問道。

他是被打怕了。李克用自吃下昭義鎮的邢洺磁諸州後,三番五次興兵攻鎮冀,讓全鎮上下煩不勝煩,最後來了個花錢買平安。

李克用這人,屬實是驢脾氣,王鎔吃不准他是什麼態度,不敢輕易做決定。

“大王,晉兵雖強,但也未必就能吃了咱們鎮冀四州。”梁公儒說道:“遣使問問無妨的。”

“也好。”王鎔嘆了口氣,道:“今藩鎮侵吞,河北諸鎮不復昔日榮光,欲行河朔故事,也得看外人臉色。不過還是得哄著、捧著李克用,諸君,河朔故事是咱們的立身之基,不可輕廢。晉鎮若在,便是打不過夏人,邵樹德也會對咱們施以懷柔手段,不會一口吞下。這就有了左右逢源,夾縫裡生存的機會。切記,切記。”

“河朔故事”這四個字,大概是如今魏博、成德、滄景、易定四個河北藩鎮的主要追求,是全鎮武夫的共識——幽州鎮沒被滅之前,同樣如此。

不到萬不得已,他們都不會放棄這個核心利益。他們的一切外交、軍事行動,都是依託這個核心利益來展開的。

簡而言之,以河東為屏,行河朔故事,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

盧彥威其實比王鎔更早得到訊息,因為他又帶兵抵達了德州。

“唉!藩鎮相攻,朝廷不復為之辨曲直。由是互相吞噬,惟力是視。這天下,要完!”聽聞邵樹德又率軍至齊州,欲攻淄青時,盧彥威長嘆連連。

當然,他可能忘了自己也正準備攻打棣州,這也是藩鎮侵吞的行為。

人啊,就是如此雙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