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這個地形太操蛋了。
少量兵士防守雄關險隘,主力精兵集結起來,你兩眼一抹黑,都不知道他要去哪,不得不處處設防,分散兵力,十分被動。
如果能把他們騙出來,在平原上打就好了。
“陳長史……”裴迪走了過來,小聲道:“其實如今大王面臨的局面和當年朱全忠有些類似,不過稍好一些。全忠欲並鄆、兗、徐三鎮,大王率兵東出,攻洛陽。今大王欲並鄆、兗、徐、青四鎮,李克用南下可攻河中、河陽,楊行密攻宿、壽等州。目的都一樣,令你處於四戰之地,不得全力施為。這河南,誰拿誰燙手。”
陳誠點了點頭。現在都能理解朱全忠的戰略選擇了,他也是沒有辦法,先吞下鄆、兗、青、徐四鎮,解除一個戰略方向的威脅是最重要的。當時楊行密還沒起勢,事實上攻滅這幾鎮後,只需對付關中、河東兩個方向,從容多了。
但夏王太執著了,一個勁變著花樣打他,把所有資源都投入進去了。關中、河中、金商、襄陽、唐鄧百姓從頭苦到尾,最終把全忠耗死。
如今兩個人的處境何其類似。
如果當初先攻河東呢?那朱全忠多半已經把東面幾個藩鎮盡數攻滅,同時順手拿下了襄陽、金商,然後把澤潞也打下了,勢大到完全無法抗衡。而與李克用結了仇,你就別想脫身,河東那個地形,不知道要耗多少年,朱全忠沒了河東的威脅,壓力大減,說不定已經兵進淮南,或北上攻取昭義河北三州,附庸成德、滄景等鎮,兵鋒直指幽州,真的要統一天下了。
“徐宿濠泗招討使封都頭率武興、固鎮、定難三軍兩萬餘人,攻徐州。佑國軍即將撤兵,增援北線,那麼壽州行營就只剩威勝、淮寧二軍四五萬人了。”裴迪小心翼翼地說道。
他還有一層隱含意思沒有提,折家會賣力打楊行密嗎?可不一定。
人都有私心,折家也會密切觀察,怎樣才是對他們家族最有利的。夏王下令打楊行密,那我打就是了,保證挑不出任何一點毛病。但正常地打和不計代價死戰完全是兩個概念,反應到戰場上也會是兩個結果。
和楊行密拼個兩敗俱傷,大量折家子弟戰死沙場,民間窮困凋敝,軍隊戰損嚴重,真的符合折家利益嗎?這可未必。
如果夏王願意多給一些地盤或好處的話,比如許諾將淮南封給折家,或還能讓他們死戰,但這種可能太小了。
說白了,折家女已經是王妃了,將來可能還是皇后,折家還圖啥呢?又想讓人家賣力打楊行密,又不想過多地給好處,易地而處,你也會做出這種選擇。
折家已經為你邵氏流了很多血,夠意思了。
“另者,陸續調往東線的龍驤等軍戰力不足,很難撼動鄆、兗之兵,不如暫緩降軍整編,將宣武老兵成建制調往東線,啟用朱珍、康延孝、張慎思、葛從周等為將,定能獲勝。”裴迪又道。
龍驤等軍,成軍兩年多。
鄆、兗二鎮主力曾經被梁軍殲滅過,最早一批在十年前組建,後來征戰不休,不斷有重大損失,然後又重新組建,繼續戰鬥。他們的平均成軍年限,五六年還是有的,而且戰鬥經驗遠超龍驤等軍,還有保衛家園計程車氣加成,這些雜牌軍憑什麼打得過他們?
裴迪也不忍看到這些汴宋子弟白白送死,因為夏王擺明了是想消耗。以前他不方便說出這話,但如今夏王要將主力精銳北調對抗李克用了,東線實力會慢慢削減。再過幾月,可能鐵林軍也要調回來了,畢竟晉絳那個地方還需要大軍鎮守。
如此一來,東線將完全失去進攻能力,這是梁地降將的機會。
梁地不是沒有強兵,但被夏王攥在手裡不放,想要吞併消化。但時局若此,也該妥協一下了吧?別什麼好處都被關西武人佔了。
陳誠聞言瞪了一眼裴迪,低聲道:“在我面前說說也就罷了,若到外面如此嚷嚷,取死之道也。”
裴迪心中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