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邦族願獻……”
親兵小心地端上來兩塊烤好的鹿脯。邵樹德拿起割肉刀,一邊吃一邊說道:“泥悉逋、羅乙、八篪、委尾四族驕橫不法,被某討滅的事情,諸位都知道了吧?”
泥悉逋、羅乙兩部生活在鳴沙、溫池兩縣境內,八篪部生活在懷遠縣,委尾部生活在宏靜縣。四部加起來總共兩萬餘人,半農耕,半放牧。前幾日,各部騎兵分頭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了這幾個部族,斬首三千餘級,俘獲近兩萬口,糧四萬餘斛,牛羊馬駝五萬餘頭。
至於為什麼消滅這四個部落,其實沒有理由。邵大帥只是在地圖上隨手一指,要破幾個部落立威罷了。自己入主靈州也十天了,還在懷遠縣北大勝了一把,你們河西党項都是死人麼?竟然沒一個過來納貢!
看來這年頭資訊傳播效率實在低下,竟然沒人找平夏党項打聽打聽,這就是你們的問題了。逃稅者死!積年逃稅者死無葬身之地!
這幾個党項部族,都是居住在回樂縣境內的。本來要先打他們的,後來想想,人家是種地的,資源寶貴,便沒動,選了遠一點的半牧半耕的部落。
“都起來吧。”邵樹德晾著他們吃完了一塊鹿脯,這才說道:“今後好好納貢,可保無事。本年的賦稅,亦得繳上,一部給糧五千斛、牛羊馬駝五百頭。爾等亦可將訊息傳出去,沒來的部族直接將糧食、牛羊送過來即可,六月底未至的,便如同羅乙等部的下場。”
“謝大帥開恩,吾等這便回去置辦。”眾頭人紛紛說道。
邵樹德揮了揮手,讓他們趕緊離開,別打擾自己吃肉。
之前俘獲的兩萬口党項,他打算分散安置到靈州六縣兩城之地,編戶齊民,差不多可以編四千戶,一地五百戶。統一改姓,泥悉逋族的統一改姓習、步,羅乙族的改姓羅、易,八篪族的改姓池、遲,委尾族的改姓衛、魏,習俗也要向中原靠攏,慢慢移風易俗。
當然這種事情純靠武力也不行。事實上他會想辦法弄大批關中、關東移民過來,將這些人慢慢包圍,共同生活、勞作。時間一長,這四千戶河西党項就會慢慢丟失自己的文化特徵,習俗向中原靠攏。党項羌人,在血緣上與漢人的差異很小,問題不大。
對了,在前幾天,邵樹德還將龍興寺的三百莊戶接手了過來。他們都是租種寺廟土地的佃戶,總共種了兩百頃地,就在城下。因為兵亂及隨之而來的戰爭,他們今年還未及下種,正好拿來做實驗。
邵樹德下令給他們分地,一戶授田六十畝,再給二十頭牛。地、牛都是賣給他們的,一畝地作價四百錢,一頭牛按兩千四百錢算,分十年付清,第一年還不用付。從第二年開始,每年給個幾鬥糧食,連續給十年,這地和牛就完全屬於他們的了。
而為了鼓勵他們的積極性,邵樹德將這三百戶作為自己靈武郡王爵銜的食邑,並明言三年內不用向自己繳納賦稅。
當然也有條件,那就是嚴格按照他的要求,二十畝小麥、二十畝大豆、二十畝苜蓿輪種,回樂縣租給耕牛,持續數年,看看效果如何。
一畝地,要想真正維持地力,除了需要兩年休耕期內豆科作物連續固氮外,還要一頭牛一整年產出的全部糞便來肥田,如此才能持續穩定多年地獲得高產量。光靠人產出的那點糞便,那就是杯水車薪。
所以邵樹德覺得這個方法在其他地方都無法複製,因為它需要兩個條件:一、成片且無複雜產權關係的農田;二、海量的大牲畜。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在內地估計一個都做不到,撐死做到第一條,還很不容易。
有大片處女地就是好啊!光回樂縣薄骨律渠在北魏年間就可灌溉四萬多頃,如今都成了無主荒地。什麼,你說那些地雖然上百年未種,但都是有主的?你再說一遍試試!
******
五月二十二日,邵樹德率鐵林、定遠、鐵騎、義從四軍抵達賀蘭山北麓的乞伏山。
賀蘭山北部這一段,因鮮卑乞伏氏曾居住於此而得名。又因山石突出像嘴,後世得名石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