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兵端來案几,邵樹德、折芳靄並坐在一起。
大軍不停,繼續前進。
“拜見大王、王妃。”由膚施令升任延州刺史的吳融躬身行禮道。
“拜見大王、王妃。”延川令金索行禮道。
邵樹德仔細打量著二人。
吳融的升遷算是一步一個腳印了。先在蘭州經學教書,然後擔任縣令,現在又當刺史,非常穩。
金索是原張全義治下的澠池令,投降後西來,擔任延川令。已經好幾年了,老邁得不像樣,即將致仕頤養。
“党項諸部都召集起來了吧?”邵樹德也不廢話,直接問起了給他們交辦的事。
“回大帥,諸部黨項,已陸續匯至栲栳城,幾有兩萬眾,有馬者四一之數。”吳融回道。
聚集在栲栳城的党項,基本都是野利氏召集起來的。兩萬人的數字也足以讓他滿意,沒有敷衍推託,體現了野利氏緊密團結在邵大帥周圍的決心。
沒藏氏召集的部眾也是兩萬人,目前已在烏延城一帶集結,準備直接開往銀州,等待邵樹德抵達。
橫山党項,只要抓準野利、沒藏這兩個“牛鼻子”,基本就穩了。
昨夜王妃靠在懷裡時,還在吹枕頭風,二郎成婚後,要抓緊把野利氏、沒藏氏的嫡女納回家,維繫邵氏與橫山的關係。
廣袤的橫山,綿延千餘里,精悍勇戰之士數不勝數,必須牢牢綁住。
嗯,野利氏可能得到了更多的好處,邵樹德瞄了眼正在遠處一絲不苟巡視的野利克成,這臭小子!
“糧草準備好。”邵樹德簡短地叮囑了下:“這些年在中原征戰,朔方諸州的資糧用得不多,應還很充足。延州,徵調土團鄉夫三千,隨我北上。”
“遵命。”吳融立刻應道。
他聽得出邵樹德話裡話外的意思,延州多年沒打仗了,府庫不至於空虛。多年前各州就大修倉城,為的就是支應戰事。大軍所到之處,就此開倉取用,如果庫裡空空蕩蕩,可想而知一堆官吏會人頭落地。
若夏王隔幾年就這麼走一遭,各地官吏們很難受啊,貪汙成本直線上升。
“你答應是答應了,可知延州鄉勇尚能戰否?”邵樹德笑了笑,問道。
“延州諸縣鄉勇,定期操練,從無懈怠。”吳融回道。
“光做到這點還不夠。”邵樹德說道:“徙至河陽的華州夫子,承平多年,一上陣便不成。這兩年多歷戰事,大有改觀。鄜坊延丹同五州,我估摸著也稀鬆得很,得上陣練一練,感受下氣氛。”
軍事動員和集結,然後上陣,哪怕最終沒打仗,對鄉勇們也是有提升作用的,這一點早已被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