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站在汾水岸邊,緬懷了一下數年前的戰場。
進兵河中,是他取得對朱全忠戰略優勢的重要一步。以河中為基,不斷東出,反覆拉鋸,蕃人的血幾乎染紅了王屋山,最終突入河陽,在河清之戰中防守反擊,擊退龐師古,掩有孟懷二州大部。
每走一步,都不容易。百戰創業,難難難!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看聽他號令的虎狼之士,看看如畫的美麗江山,看看身周的嬌妻美眷,一切都太值得了。
大軍在龍門縣停留了數日。邵樹德邀慈、隰二州官員將佐至伏龍原會獵,加深感情。
這也是他沒有從蒲津關浮橋過河,而是向北繞路慈、隰的主要原因。
李克用若與他翻臉,慈、隰山區路況複雜、狹窄、崎嶇,大隊人馬通行之時隊伍會被拉得老長,透過效率很低,還容易被伏擊截成數段。故這兩個州必須拉在手上,以擋住一個可能受到進攻的方向,把敵人的攻勢全部擠壓到澤潞一帶。
伏龍原是高祖會獵之地,一直有皇家苑場,國朝列聖也經常來此遊獵,順便查訪地方民情,宣示威權。
在唐代生活得越久,邵樹德越覺得和宋朝以及宋以後的歷代風氣相差極大。光皇帝時不時出門遠行,到處打獵,巡視地方,這頻率就很高。好像也沒有多少官員站出來說這樣花費太多了,似乎大家都習慣了。
慈、隰二州的官員也很清楚誰是河中實際上的統治者,一個個還算熱情。
邵樹德與他們一同烹煮獵到的野豬,又挑了十餘慈、隰官宦子弟,有勇力的補入鐵林軍,武藝一般的補為吏職,竟是皆大歡喜。
其實,這或許便是巡視四方的意義所在吧。讓大夥知道誰是真老大,加深印象的同時,再吸收一些新鮮血液,結成更緊密的利益聯合體。
天下的好處,可不能皇帝一個人吃幹抹盡了,要懂得適時分享,花花轎子眾人抬嘛。
會獵結束之後,大軍北行入隰州,一路浩浩蕩蕩,綿延十里。遠近聞之,紛紛打聽,一時間夏王聲名遠播隰州諸縣。
二十八日,於永和縣西分批渡河,至延州延川縣。
……
勝州榆林縣,大群士卒同樣在渡河。
旌旗高高飄揚,神情肅穆的甲士出了渡口後,散開列陣,接應後續大隊渡河。
即便是在內線行軍,一切還是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新兵,是做不到這些的。這些軍士,很顯然非新卒。
一河之隔的榆林宮外,邵嗣武被人攔住了。
侍衛親軍千戶赫連雋一臉嚴肅,水潑不進,無論邵嗣武怎麼說,都不肯讓他進榆林宮歇息。
符彥超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袖,邵嗣武醒悟,立刻行禮告罪:“赫連千戶忠於職守,某佩服之至,今日無禮,還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