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帥呢?”張歸厚的目光又回到了地圖上,問道。
“也沒有。”
“到現在還猶豫不決麼?”張歸厚遺憾地嘆了口氣。
這仗打到現在,情況已經十分明瞭。
洛南三關之中,直通汝州的就只有伊闕關。太谷、轘轅都要繞路,且山路艱險,從後勤角度來說花費極大,且一旦深入南下,很容易被人截斷糧道。
從夏賊的角度來說,最理想的就是攻下伊闕關。如果這裡拿不下,退而求其次,也要攻克太谷關,然後向西繞到伊闕關後面,兩相夾擊,邊打邊勸降,儘快拿下這個重要關口,打通南下道路。
只不過如今看來,夏賊的胃口似乎很大,竟然想直接南下陳許,兜住汝州的丁會部眾。伊闕、太谷的守軍,在他們眼裡價值都小了,以至於竟然不是主要打擊目標。
夏賊胃口確實大,而且行動果斷,絲毫不拖泥帶水,目前已經佔了先手,獲得了一定的優勢。
但這個優勢沒法破嗎?未必。至少張歸厚就想到了辦法,汴州軍府應該也有類似的方案,就看他們如何以及何時實施了。
“慢得令人髮指!”張歸厚又嘆了一聲。若你們早早拿出主意,我何至於連登封也不守。
汝州到底是個什麼章程,守還是跑,不清不楚。龐師古部如何抽調得力人馬南下,也毫無頭緒。
若他來做主,早就下令戴思遠率飛龍軍離開管城,前往新鄭了。如果動作夠迅速的話,大雨落下之前已經抵達新鄭,甚至過陽翟了。
梁王身邊都是一群廢物!
“指揮使,僕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幕僚突然說道。
“說吧。”張歸厚道:“都這個時候了,但講無妨。”
“指揮使,我軍兵雖銳,然不過兩千餘。告成縣是個什麼樣,很難說。如果一意南下,糧草不過能支六七日,若被賊人纏住,不堪設想。”幕僚說道:“西進潁陽亦不合適,易成甕中之鱉。不如向東,越過陽城山,去密縣。賊人謂我南下,定想不到這一出。如此,則轉危為安矣。”
陽城山,在告成縣東北,沒有大驛道直通,只有山間小道。過大軍肯定不是太方便,因為涉及到後勤時十分麻煩,但他們廳子都如今無輜重大隊,除了隨軍的騾馬及馱載的貨物、器械之外,可以說什麼都沒有,走山道去密縣並不麻煩。
而一旦到了密縣,可就從容多了。進可以派小股人馬襲擾登封、告成,無需帶多少糧食,三天足矣,輕兵疾進,打了就跑,退的話還可以聯絡鄭州,煞是方便。
張歸厚一拍大腿,笑道:“你平日盡出餿主意,難得來個了妙招。”
幕僚尷尬地笑了,道:“我看夏賊是前陣子打得太順,胃口也養刁了。制定了這麼一個吞吃數萬兵馬的大方略,氣魄不小,然並非沒有破解之法。行軍打仗,你來我往,見招拆招,本是尋常。又不是寫‘市人’,非得按照夏賊的方略來,將軍但去密縣,不妨事的。”
說到這裡,他壓低聲音,道:“夏賊此番動用的兵馬不少,估計不下十萬眾。接下來只要天氣好轉,道路不再泥濘,隨著夏賊推進,各軍局勢都不會太好看。諸軍都灰頭土臉的情況下,指揮使退到密縣之事,自然也就沒人追究了。”
張歸厚點了點頭。
不是我不想打,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梁王若肯給一萬衙軍,早就在登封與夏賊幹上了,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1秒記住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