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5200> 第十章 利益均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利益均沾 (2 / 3)

還有就是盛行風的問題。像這會冬日,風主要從陸地吹來,但這只是大多數情況下。盛行西北風的季節,偶爾也會吹東南風。像這會停泊在直沽港內的船隻,如果突然遇到東南風,可就沒法順風離港了。

不過平海軍透過幾年時間的積累,能做到如今這個份上,已經不錯了,沒必要苛求更多。

「既然你們志不在疆場·····」邵樹德沉吟了下,道:「那就分拔一部分人手出來,內務府即將成立航運署,他們就到這裡邊供職吧。」

朱亮聞言老臉一紅,「志不在疆場」,唉!「臣遵旨。」他沒有半分猶豫,立刻應下。

「野利府監,內務府越來越大了,你還得多擔待著點。」邵樹德說道:「待到三月,便有四艘新式海鮫快船交付,你要把它們好好利用起來。」

「臣遵旨。」野利經

臣今年六十四歲了,精力大不如前,但依然還在四處奔波,不得停歇。邵樹德還記得當年第一次見到野利經臣時的模樣。

那可是一箇中年大帥哥啊,統治著一個約二十萬人的部落聯盟。這個實力,其實相當不小了。也就是宣宗朝的時候,唐廷短暫復興,財政狀況有所改善,西邊收復了不少失地,橫山方向一舉鎮壓了党項叛亂,過程較為血腥,殺了很多人,党項部落怕了,不敢對抗朝廷,這才讓邵樹德成功地拉攏了過來。

當然野利氏也不虧,連續兩代與天家聯姻,大量子弟在軍中打拼,還有不少宗族成員出任地方官吏。雖然控制下的部民是越來越少,但家族真的越來越興旺。對他們這個原本窮山溝裡的土豪而言,似乎也不錯。

橫山党項,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各方面條件太差,拓跋家、折家都比他們更有機會。而他們發展起來後,必然也會將擴張的兵鋒指向橫山,試圖吞併他們。與其那般,不如找一個開價最好的人賣掉,獲利更多。

「第一批四艘船交付後,第二批還會交付八艘船。平海軍就先忍一忍吧,待內務府的船隻悉數到位之後,再行更換舊船。」邵樹德又道:「鯨海那邊的魚、鯨、海獸捕獵業務,你們不要插手,盡歸內務府。」邵樹德又道:「內務府也要爭氣,先好好錘鍊一番。人員可以超編,一個崗位配2—3人都可以,寧可讓人等船,不能讓船等人。將來安南胡椒之利,你們要想辦法接手過來。大錢都讓大食人賺去了,像話嗎?」「是。」野利經臣應道。

其他人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他。

內務府這個機構,每一年都在壯大。最開始籌建時,就府監、府丞等寥寥十餘人,連個辦公的衙署都沒有。

但到了這會,長夏商行這個日進斗金的機構先行併入,為內務府的擴張奠定了物質基礎。隨後皇莊開始不斷建立起來,遍佈北平府、太原府、汴州、德州、棣州等地,已不下十個—皇莊盡歸內務府下轄的營田署。

營田署之外,還有虞候司。

因為皇莊多挑選戰爭孤兒、少年俘虜作為莊戶,比較好調教。因此內務府網羅軍事人才,如幽州降將周知裕等,定期組織少年操演、訓練,非常嚴格,故專門成立了虞候司負責訓練。

織造署是去年成立的。少府調撥了一批工匠過來,內務府還從民間禮聘工匠,招募學徒訂購織機,主攻毛衣、裘服兩大項,算是一個盈利機構了。

如今又成立航運署,顯然打算進軍海執行業了。

考慮到內務府的所有權歸皇室所有,因此這個半官半商的機構完全就是實踐邵樹德個人意志的工具。他並不想獨吞這些好處。

事實上把所有好處都歸於自己,只會讓你眾叛親離。一點好處都不沾,也不合適。最好的辦法,還是利益均沾。

考慮到很多人比較保守,眼光多侷限在一畝三分地上,非得在田舍夫身上刮油,對有一定風險的業務不是很熱衷。因此,邵樹德覺得,先透過內務府運營個幾年,展現賺錢效應,再去說服別人,就要容易許多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