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善坊是達官貴人云集之處,回樂公主邵果兒就住在這邊。
「好太多了。」小廝神思縹緲,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道:「昔年宥州拓跋氏與麟州折氏水火不容,爭奪對党項部族的控制權,三天兩頭見仗。我父、我兄甚至我十五歲時,都上過陣。一年到頭見不著幾回肉,吃點糙米就算不錯的了,那日子,不想再過了。」
商徒點了點頭,道:「這就對了。這十文錢是看在聖人北伐大勝的面上多算的,聖人不斷打勝仗,一直嬴,贏到底,咱們才有好日子過。若換一撥人入洛陽,你我都得捲鋪蓋滾蛋。」
小廝心有慼慼焉,道:「你說得有道理。我家么兒從小舞槍弄棒,前陣子被我送到陝州院了。李將軍聽聞,親自勉勵一番,並送了張良弓。咱們關西人的好日子,還得靠自己。」
二人說話間,木炭已經稱好了。
小廝讓他們搬到驢車車廂內,告別之後,駕著車走了。商徒又仔細看了看收起來的那匹絹,嘖嘖稱奇。
「絹不怎麼樣,但既是戰陣所得,那就不一般了。」他說道:「回去可以做個褲奴。」
「阿爺,聽聞契丹最值錢的是皮貨,卻不知那上等皮衣是個什麼模樣。」一滿臉烏黑的少年齜著一口白牙,說道。
「皮裘?那得去南市看看。」商徒坐了下來,說道。
******
南市的長夏商行內,剛剛推出一批皮裘。
商行僕役口水四濺,賣力推銷,重點指出這是內務府用從契丹繳獲的白鼬皮、狸貓(豹貓)皮、貂鼠皮製成。
這個賣點還算不錯,吸引了一些人購買,大概賣出了七八件的樣子,但比預想還是少。或許是因為價格貴,一般人買不起,或許是因為別的原因。
「先秦之時,衣裘者眾多,《禮記》中的冠服就有很多是裘衣,為何今人不愛裘耶?」趙匡明在長夏商行內逛了一圈,問道。
「安史之亂前還是不少的。大裘冕便是用黑羔羊皮製成,但唐玄宗時改了。」姚洎說道。「為何改?」
「玄宗愛享受。大裘冕太厚、太重、太熱,不愛穿。」趙匡明笑了,這確實符合玄宗的性子。
「今上會不會恢復皮製大裘冕?」趙匡明問道。
姚洎稍稍思索了一下,道:「一定會。」「為何?」
「我聽聞一個訊息,不保真。」姚洎說道:「洛陽坊間有傳聞,聖人其實並不是那麼愛吃海魚、昆布、鯨肉之類。每得此物,多分賜臣下、軍士。但他為了讓人下海,便裝作自己愛吃,以帶動風潮。據出宮採買的中人所言,聖人更愛吃羊肉、牛肉、鹿肉。」
趙匡明又笑笑完嘆息:「聖人是真狠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聖人北伐契丹、渤海,連連大勝,再看內務府所作所為,今後皮裘怕是要大行其道了。」姚洎說道。「北朝之時,衣裘者多嗎?」
「不少。」姚洎說道:「北齊多一些,後周少一些。便是南陳,也有人穿皮裘。陳文帝的一件龍袍,就是裘服。」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中原人並不忌諱皮裘。因為人類最初就是用野獸皮當衣服,《禮記》中也記載了大量各類等級的裘衣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