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柔怔了一下。其實,這個可能性相當不小。正如馮道所說,那些賊子能挾持李克寧,就不能挾持他李克柔嗎?但是——
「你無需多勸。」李克柔定了定,神色漸漸變得堅毅了起來,道:「縱是刀山火海,我也得闖一闖。」
馮道嘆氣。
克寧、克柔是親兄弟,他一
個外人也不好多勸,只能說道:「不如讓袁將軍陪你一同前往,也好有個照應?
「袁將軍」是袁建豐,現為突騎軍軍使,由他護衛,確實安全許多
「也好。」李克柔點了點頭,又看著馮道,道:「我走之後,城內諸事皆委以存賢和你,一定不能出亂子。」
「好。」馮道也不含糊,當場應下。
李存賢是晉王義子、義兒軍使,這支部隊還有三千餘人,素稱精銳。他們不亂,晉陽就無事。
在如今的大勢之下,馮道自問還是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穩住這幫武夫的。
李克柔沒有過多耽擱,匆匆收拾了一下後,便去軍營尋袁建豐了。
*****
李克柔離去後兩天,四月初七,一支騎軍從東南方向遠遠馳來。
他們分成數股,先在城外轉了一圈,確定沒有伏兵之後,分出數人往城池方向而去。
「開門!」有軍士大聲喊叫。
守軍一見打著「符」字將旗,不敢怠慢,立刻通報了下去。
馮道、李存賢等人得到訊息後,匆匆上了城頭。
「來者何人?」兩人對視一眼後,李存賢大聲問道。
「我是李承約,諸位當認得。」承天軍鎮將李承約策馬上前,大聲道:「符都頭存審奉大夏天子之命,率師十萬,至晉陽戍守。爾等既已降順,當知軍令之重,速速開門,勿要遲疑。」
「還真是李承約!」李存賢一拍女牆,呸了一聲,道:「好賊子,大王未走之前,他就與夏人勾搭上了,而今又來叫門,好不要臉。」
馮道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波動,只提醒道:「將軍,城外既是李承約,當開門了。」
李存賢嘆了一聲,問道:「要不要準備什麼?」
「無需準備什麼。」馮道說道:「將軍亦是大夏軍將,保寧軍一萬三千將士亦是大夏之兵,開城即可。
馮道的意思是不用搞那些花裡胡哨的投降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