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前梁王府內,皇后折芳靄正在看書。
準兒媳月娘、義女鵑娘拿出牛奶、奶油、茶葉以及糖,聯手煮了一壺茶,端了過去。折芳靄喝了一口,神色有些怔忡。
奶茶裡放的是糖,官家在的時候便是這味道。
一般而言,這種奶茶裡放的都是青鹽,折芳靄也習慣了鹹奶茶的味道。也只有官家,獨愛甜奶茶。自他幸北都,折芳靄已經很久沒喝過這種味道的茶了。
「糖不錯,應是參州糖無疑了。」折芳靄放下茶盞,對二人笑道。「是。」鵑娘說道:「沃陽宮遣人送來的。」
她是李仁美之女,後來交給裴貞一撫養,被冊封為公主。緣邊諸州,其實多多少少都產糖。
糖的來源是海甜菜,引進有些年頭了,至今仍在反覆培育,苦求含糖量更高的品種。「沃陽宮的百姓日子可還過得去?「折芳靄隨口問道。
「比以前好多了。」鵑娘直接說道:「往日遇到個什麼災患,就得官家賑濟。而今閒時自己織毛布,種點地,即便冬日有白災,也不是完全過不下去了。」
沃陽宮附近,
農業耕作的條件並不太好。部眾們主要還是放牧,有限的土地拿來種植,但種糧食的很少,種海甜菜的反倒很多。牧人們不傻,他們發現種海甜菜榨糖,再拿去換糧食,所獲更多,而且多得多——榨糖技術,毫無疑問是朝廷派人教導的。
有沃陽宮這個既是管理機構,同時也是貿易集市的地方,同時還有紡織羊毛、種菜榨糖的營生,沃陽宮的部眾們就不會亂跑了。
而他們的經驗,也可以推廣到很多地方。
契丹那種地方,環境比沃陽宮周邊還要好。在位置絕佳的地方築個城,吸引商人、工匠等各類手藝人定居,就能圈住周圍一大片的草原。
圈住他們的除了人為製造的草場邊界線外,最重要的還是經濟聯絡。
政治上納入統治體系,經濟上納入統一市場,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武力征服難以達到的效果。
「諸宮是我邵氏的老底子,他們日子好,能省好多事。」折芳靄說道:「鵑娘,你願不願意
鵑娘臉色一白,心中萬般牴觸,但又不敢說出口。
「罷了。」折芳靄嘆息一聲,道:「以後再說吧。有些事情,我也不好擅專。男人雖然老不著家,但萬事還得找他做主。」
鵑孃的臉上終於有了血色。
月娘默默看了一眼她,心中有些同情。她暫時躲過一劫,待到了北都,皇后恐怕就沒什麼閒心來操心這事了。
官家身邊的女人,是越來越多了。這次皇后帶了趙貴妃、封淑妃等人一同前去,不知道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場景。
趙王——應該也從安東府回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