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卿,此事你來辦。”邵樹德的目光轉向鴻臚卿李杭,說道。
“臣遵旨。”李杭幹過不知道多少出使的事情了,手下也有大批人才。聯絡羅紹威,定然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辦得滴水不漏。
“說說此番出巡吧。”邵樹德不再談論魏博的事情,轉而問道:“東巡至登州,跑了千餘里,一路走來,可有收穫?”
“臣為陛下賀。”陳誠第一個說道:“出巡以來,經十餘州、千餘里路,陛下聲威大震,民皆知大夏新朝君明臣賢、軍容鼎盛、愛護百姓。尤其是宣武、天平、泰寧、淄青四鎮舊地,先前或許還有不少雜音,陛下東巡之後,所至之處,人皆拜服,再不敢有任何異心。由此可見,皇夏基業穩固,天下大安矣。”
邵樹德被陳誠說樂了。登基稱帝之後,感覺馬屁與日俱多,也比以前更肉麻了。
“東巡確實是有效果的。”邵樹德說道:“震懾地方反賊,彰顯皇夏聲威,能達到部分效果,便已是不虧。”
邵樹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
“而今還有最後一件事,朕不看一眼,終是不放心。”他說道。
******
蓬萊鎮的港口已經完全封凍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岸上的船塢之內,工人們正在趕工改造著一艘船隻。邵樹德讓人把御座搬了過來,饒有興致地看著工匠們的動作。
大冷天的,馬萬鵬額頭上已經沁出了汗珠。
聖人降下德音,若改造好這艘被命名為“海鮫丙”的船隻,他可襲得縣子爵位。
是的,這已經是他們製造的第三艘船隻了。
第一艘由聖人賜名“海鮫”,遠航之後,出現了許多問題,於是重新設計建造。
第二艘是在赤山浦建的,速度很快,不過運氣不好,航行至海州的路上,遇到了比較嚴重的風浪,船體結構又出現了損壞。
經過一番研究之後,眾人群策群力,反覆討論,認為是船肋不夠密實,支撐力不夠,於是決(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彩繼續
定多加一些船肋。
不過方才聖人又提出了船材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憂慮的事情。但好的船材多在南方,你也不可能跑到人家的地盤上去砍伐大木再運回來,這就很難解決了。
“龍骨儘量不要拼接。這船並不大,一整個大木切削後做龍骨即可。”邵樹德看了一會,忍不住靠近船塢,與馬萬鵬進行討論。
船材確實是個難題。
從世界造船史來說,北方確實沒有頂級的船材。十六七世紀之時,英國人為了發展海軍,大力種橡樹。但在殖民美洲、亞洲之後,他們很快拋棄了橡樹,轉用熱帶大木,比如密度、柔韌性和加工效能達到完美平衡的柚木。
沒有柚木,也儘量選用紅木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