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傳統上來說,政事堂的宰相是無需這麼“聽話”的。很多時候,他們甚至可以直接將聖人的旨意頂回去,因為這是“亂命”。
天下事務,宰相自己辦就行了,無需聖人操心。
聖人有什麼想法,想推行什麼事情,可以在早朝後召宰相問對,大家商量商量。
但那是對太平盛世的君臣而言,在這會嘛……
邵樹德說只往政事堂塞三個人,但事實上現在七個全是他的人,都很聽話。
大夏朝如果能延續下去的話,這應該也是聖人與宰相的博弈之中,優勢最大的時候了。往後定然一代不如一代,聖人不得不想些小手段,或者乾脆與宰相做交易。
“陛下,興元府來報,西征軍圍攻蓬州,數敗賊兵,近日已迫降之。皇子如此神勇,或該封爵了。”趙光逢說道。
邵樹德從御桌後起身,走到一幅地圖前,仔細看了看。
他其實比朝臣們更早收到訊息。
蓬州之前一直緊閉門戶,既不降
夏,也不投李茂貞,可謂取死之道。嫡長子邵承節故意在興元府打獵遊玩,接見官員,看起來一副培植自己黨羽的模樣,隨後深夜偷偷出兵,長途奔襲,一戰定之。
這個套路跟誰學的?一點不像他爹嘛。莫非是他外公?以前折宗本在商州貌似玩過這招,大冬天的要吃魚,讓商州官員找人下河捕捉,有官員硬頂,他直接拿鞭子抽。均州馮行襲聽聞後,恥笑不已,最後被老頭偷襲,掛了……
“巴州、蓬州,後面就是攻閬、果二州了。”邵樹德看著地圖,自言自語。
其實還有被龍劍鎮隔為飛地文、扶二州,他們從諸葛爽、諸葛仲方父子時代開始,就不是特別恭順,獨立性較強。但本身實力弱,高仁厚已遣兵西去,施加壓力,令其投降。
山南西道,基本穩了。新朝的疆域,又向外擴張了一番。
“吾兒如此神勇,哈哈,我心甚慰。”邵樹德坐回了龍椅,笑道。
嫡長子確實在軍事上很有天分,最大的缺點就是文治不太行,也不是很感興趣,全甩手給下面人辦了。
裴通暗報,承節很信任原河南府判官段凝。段氏每天都在接見山南諸州官員、豪強,甚至連蠻獠酋長都見,積極拉攏,非常賣力。
邵樹德相信段凝沒有野心,他應該是在為承節打好政治基礎,但這種事情假手他人來做,讓邵樹德微微有些不開心。
“中書省草擬詔書,封吾嫡長子承節為秦王,長子嗣武為————”邵樹德猶豫了一下,道:“趙王。”
他本來想說燕王的,話到嘴邊,果斷改口了。
“三子勉仁為魏王。”
“四子觀誠為齊王。”
“五子惠賢為韓王。”
“六子明義為燕王。”
“七子慎立為楚王。”
趙光逢等了一會,見邵樹德沒繼續往下封,便道:“遵旨。”
“冊封皇后大典,儘快籌備起來。”邵樹德又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