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極十四年,由內務府主導經營的渤海商社獲利六萬九千緡,非常耀眼。按照規矩,拿出了三萬緡分紅,一股又得三十緡,人人交口稱讚。
遙想數年前,當渤海商社第一次分紅的時候,有人還不以為然。但當股東們年年都可以收到分紅時,渤海商社的口碑一下子就立起來了——偶爾分紅一年,與年年分紅,絕對是兩個概念。
現在洛陽的達官貴人們都說遼東是個寶庫,紛紛打聽有沒有類似的發財機會。對此,折從依只想說:“早幹嘛去了?”
不過他們還有機會。
折從依看著工坊內攢動的人頭,心中知道,這是超配了人手,在給安南商社培養相關人才呢。
拖到今天,安南商社的組建基本上已經水到渠成。
沒有任何阻力,相反人人都盼著儘快籌建完畢,他們好認購股份,然後作為傳家寶放在家裡——分紅或許不是什麼大錢,但勝在細水長流,且是合法的,自然讓人趨之若鶩。
安南商社仍然是一千股,至於怎麼分配,還得聖人拿主意。折從依已經收到訊息,最遲今年年中,安南商社就要組建完畢,併入駐安南,做好一應準備,明年年初正式營業。
聖人可真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十來年前,還有人說遼東三天兩頭叛亂,年年駐軍,開銷甚大,建議“羈縻之”。但現在已經沒人說這屁話了。
駐軍花銷是朝廷的錢,關你毛事?戶部、勳貴們坐地分錢就是,誰敢說放棄遼東,大家一起把他搞下去。
而為了徹底杜絕有人說壞話,聖人打算把戶部佔的那二百股分紅,作為五品以上在京職事官的福利分發下去。
反正二百股也就六千緡分紅,對戶部而言不算什麼,不如拿出來發給官員們發福利,讓他們想噴的時候也不好意思張嘴。
每每想到此處,折從依都想笑。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要不要拿這錢?
好,渤海商社的不要,那麼安南商社的要不要?將來還有可能組建雲南商社、西域商社,你都不要?那你可要做好被妻子兒女們腹誹的準備,日子不好過啊。
工坊內還在忙碌著。
一塊塊鹿肉、魚肉被按照大小分門別類,裝進罈子裡,過些時日,等黃河通航的時候,就送往前線。量不大,但都是內務府的一片孝心。
“好好做。”折從依轉過身來,看著跟在他身邊的大大小小的官吏們,說道:“安南商社大把的空位等著諸位呢,誰幹得好,誰就可以去社裡任職,這是聖人親口許諾的。別圍在這了,速去幹活。”
最近好不容易攢了一兩章存稿,結果就兩次點錯釋出。
靠,從這個生疏的操作就可以看出,我是常年沒存稿的人,唉。
真正想說的是,這兩天我調整一下,儘量把更新時間弄到白天。
原因很簡單:白天稽核的人多,十分鐘就放出來。晚上,至少一兩個小時。
最近被稽核遮蔽三次了,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