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愁!
與韓昭胤相比,趙瑩就沒想那麼多。
其實,他真的有點懷疑聖人是不是透過什麼特殊渠道,蒐羅到了什麼一卷半卷的古籍,看完後相信了其中的描述,於是打算將其勘誤、修正,重新面世。
因為刨去聖人讓他們隨意新增的阿留申群島、一萬萬頭野牛、畝產萬斤的農作物之類的不實內容,其他方面還是非常靠譜的。
至少,看起來很像真的。
趙瑩認為,作假沒必要搞得這麼真,也不可能搞得這麼真。
之前請多次出海航行的渤海商社、平海軍資深船長來參詳洋流、航線時,那些人看得將信將疑,欲言又止。
趙瑩私下裡問過,那些船長居然信了六七分,這就讓人感到恐怖了!
造假騙過專業人士,這是什麼概念?
這就是真的吧?
只可惜沒人能給他答案,他只能將信將疑地記錄著。
邵樹德看了看他倆的表情,哈哈大笑。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世間事莫不如此。
他努力了二十多年,真的,一點不誇張。
打下淄青鎮後,就開始想辦法把人趕下海,其間用了多少手段,他已經記不太清了。
後來又幹挺了渤海國,大力開發遼東,利用渤海國的資源,在日本海有了穩固的基地。
二十多年的時光,一環套一環,真的很不容易。
到了現在,他也只是堪堪把跑海之人給引誘到了庫頁島,千島群島少量涉足。再往後,就要下一代人接力了。
從千島群島跨越到阿留申群島,再到北美加拿大一帶,這一步跨出去可不容易。最大的阻礙是後人缺乏理由,缺乏動力。
長生不老藥的傳說是給皇帝準備的。
黃金是給海盜、海商準備的。
一億頭野牛和畝產萬斤是給普通人準備的。
《致治·人口》篇成為科舉教材後,官員階級知道了人地矛盾,或許會往這方面考慮。
捕魚、海貿以及海運糧食,會持續迭代、改進航海技術,提高造船水平,培育海洋產業鏈,擴大產業工人基數。
到了那個時候,遼東的人口、財富估計積累到了相當可觀的程度,庫頁島、北海道等地的海盜自發聚集城鎮估計也有了一定規模,甚至千島群島都有不少人定居了——畢竟世界第一漁場位於此處。
他把一切前置條件都準備好了,就等後人跨出這一步。
盡矣!善矣!事情做到這個地步,如果後人還走不出去的話,他也沒辦法了。
他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已經問心無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