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九章 兩位狀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兩位狀元 (2 / 4)

李存勖滅梁之後,問:“徐寅在否?”

得知他在王審知手下後,對福建使者說道:“汝歸語王審知,父母之讎,不可同天。徐寅指斥先帝,今聞在彼中,何以容之?”

還好,王審知愛惜徐寅的才華,把他保下了。

本時空的徐寅,同樣被王審知聘用,在幕府當官。

但幕職包括節度使在內,理論上來說都是臨時職務。福建歸順後,徐寅沒了職務,只能回鄉。而且他還沒有功名,只能在莆田當個小吏,日子過得雖然不差,但也談不上多好。

徐寅是有上進心的。

他非常關注時事,想方設法打探訊息。在得知同光四年要考農學後,潛心研究、長期準備,終於爭到了福建道那唯一的名額,也是厲害。

隨後,在殿試之中,聖人親自出題:“因地制宜”。

徐寅憑藉福建山區經濟與海貿聯絡的策文,搏得聖人青睞,被拔為頭名。

進士殿試第一名叫狀元,農科殿試第一名還沒個正式稱呼,但這都不重要了,徐寅私下裡被人稱為“農狀元”,實打實的名氣、好處都到手了。

對了,耶律全忠也考中了。

與他一同租住的呂琦、韓昭胤二人都名落孫山。

呂琦長吁短嘆之下,與耶律全忠告別,前往安西,準備當州經學博士。

韓昭胤則收拾行囊,返回家鄉,準備再戰。

一場科舉,照盡了人間百態。

有人鯉魚躍龍門,步入了官人行列。

有人唉聲嘆氣,但矢志不渝,準備將考試進行到底。

有人大徹大悟,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念想,重新規劃接下來的人生。

人這一生,其實就是在這樣不斷的選擇中度過的。

選擇的結果決定了接下來的人生,代價自負。

******

四月初十,聖人遵循傳統,在曲江池置宴,招待總計140名中舉士子。

聖人其實只是出席一下,略略飲了幾杯就走了,將空間留給這些“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新晉官人們。

耶律全忠就坐在徐寅身旁,默默喝著酒。

他不用抬起頭,就能感受到進士們時不時刺來的目光——當然,不是對著他的,而是鄰座的徐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