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到潼關方向,也早就通車。
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兩京”早就連線在一起了。
現在開工建設的路段,主要在長安以西。
按照邵樹德的規劃,這一段主要是走邠州、涇州、原州的北線,最後直通會寧關碼頭,這是優先順序最高的方向。
至於南線,即長安向西走岐州、隴州、秦州、河渭方向的,就看各地餘力了,反正目前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雲襄道、兩京大驛道這兩條主動脈之外,河北方向其實也在修一條一等國道,主要是在北平府境內。
從昌平縣出發,經幽州城向東,過薊州、平州,出臨渝關,通往營州。
截止目前,關內部分已經大體完工,但營州路段較為麻煩,進展不大,且路線方面存在分歧。
有人認為,近些年遼澤日益退化,淤出了不少陸地,可嘗試沿海修建道路,無需向北過柳城,在山裡繞來繞去。
也有人認為,淤出的陸地並不堅實,且沿途仍有許多沼澤,發洪水之時,經常將其沖毀、淹沒。那片地方,雖然水草豐美,但種地風險較大,唯適合放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太多人,故還是走北線較好。
邵樹德同意了北線方案,仍走柳城,順便溝通七聖州,認為這樣價值較大。
而官員們在這方面爭吵,也讓他莫名地感到些許欣慰。
因為他們爭論的是國家建設的細節,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所謂國本、戰爭之類。這也從側面說明,這個國家走在良性發展的軌道上。
甚好!
******
二月、三月很快就過去了,四月初,太子邵承節領命出京,帶著已休整年餘的鐵騎軍萬人,以及飛龍、金刀、黑矟三軍中抽調的六個指揮一萬二千騎馬步兵,往河北而去,開始了他巡視兩道的工作。
邵樹德則來到了渭水南岸的禁苑,踏青遊春。
四月也,有鳥名獲谷,其名自呼。農人候此鳥,則犁杷上岸。
這是一個農事比較繁忙的時節,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時節。
登上亭臺樓閣後,他眺望著河北的沃野。
明媚春光之中,村社星羅棋佈。
一壟壟整齊的麥田之內,農人忙忙碌碌,灌溉、鋤草、追肥,忙得不亦樂乎。
兩片田野之間,土路彎彎曲曲,延伸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