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支部隊去了登萊青,準備跨海攻擊,也是符合聖人用兵習慣的。
很多將領都知道,聖人手中有一本宰相宋樂送給他的《太宗與李衛公問對》的兵書,幾乎都快翻爛了。
葛從周也讀過,他知道這是一本假兵書。
假的地方在於無名氏作者假託唐太宗、李靖問對。人家究竟有沒有說過書裡那些話?葛從周認為可能性不大。
但內容確實不錯,也是符合自唐以來一貫的用兵風格的。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正奇相合的用兵方略,有正兵,必有奇兵。今上也是這個路數的愛好者,而且更加發揚光大了——有戰術層面的奇兵,也有戰略層面的奇兵,用起來不拘一格,已經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葛從周十分佩服。
赤水軍就是奇兵,要用在關鍵時刻。
邵樹德本還想再多說一些,但終究沒說,讓葛從周退下了。
選定了前敵總指揮,就要充分信任他。人家也是死人堆裡滾出來的,帶兵不是一年兩年了,觀察了這麼久,本事已經得到了你的認可,那還說什麼?
葛從周有自己的用兵方法,你說得太多,人家礙於你是皇帝,不敢反駁、違抗你的意志,說不定就亂了他的節奏,純粹是自找麻煩。
葛從周走後,邵樹德又喊來了淮海道的一干官員:巡撫使張彥球、轉運使宋瑤、刑獄使李桐、學政張文蔚。
“除徐、泗、宿、海、安東五府州外,其餘九州全力轉輸糧草、軍資。夫子現只徵集了五萬,不夠,遠遠不夠。續徵五萬,共十萬人,聽候調遣。”邵樹德說道。
“臣遵旨。”張彥球、宋瑤二人一齊應道。
十萬只是淮海道的夫子,直隸道還有五萬人,河南道五萬,這便是二十萬人了。作為戰場的魏博、棣州,當然也要大量徵集夫子,總人數是十分龐大的。加上禁軍及僕從軍各部,號稱八十萬大軍不為過,和歷史上朱全忠征討滄景、成德的規模差不多了,可能還略略大一些。
朱全忠的五十萬大軍因為他病重半途而廢,邵樹德反正是賴在這裡不走了,一定要等出結果。
“徵集的民船,不要要人家白出力氣,該賞的要賞,不然下次便徵不到這麼多船了。”邵樹德又道:“平海軍來告,船具尚有不足,登萊青三州幹什麼吃的?從速補上。若耽誤了赤水軍的行程,以軍法從事。”
“另者,徵集了這麼多夫子,聽聞民間多有怨言。爾等好生曉諭百姓、士人,河北不滅,河南永無寧日。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朕都覺得淮海道問題很大了。速速辦差吧,此戰甚為關鍵,朕之北巡,若連河北都無法踏足,豈不可笑?”
“臣等遵旨。”張彥球、宋瑤等人有些憂懼,連忙應道。
揮手讓他們退下後,邵樹德又走到了地圖前,靜靜看著。
數十萬大軍,次第開往河北,這次是靠人多勢眾強吃了。當盧彥威危急之時,看看能不能引出來什麼大魚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