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本草經集註》雲:最快.更.新.在「今惟出高麗,繩把索之,如卷麻,作黃黑色,柔韌可食。」
這種昆布,渤海有,中原沒有,聖人似乎更愛之。
聖人怎麼這麼愛海中之物?杜光乂無奈地搖了搖頭,想要取悅聖上可不容易啊。
「舉槍!衝!」遠處傳來一聲斷喝,緊接著是如雷的馬蹄聲。
三百府兵騎著戰馬,斜舉馬槊,沿著海邊平地來了一次迅疾的衝鋒。
「殺!」戰馬所過之處,木人、草人東倒1西歪,傷口縱橫交錯。
一輪衝完之後,騎兵在遠處收攏,緊接著又衝一次。
「昔年廳子都衝兗兵,出沒二十餘合,終破賊人。你等平日裡好吃好喝,須不比廳子都差了,再衝!」一名校尉高舉馬槊大吼道。
「殺!」奔雷聲響起,平地上煙塵陣陣,殺聲如潮。
杜光乂看得如痴如醉。
誰說毛錐子不喜歡兵事的?那只是對於出身貧家的讀書人來說罷了。
杜光乂出身京兆杜氏,自然花費得起重金聘請武師教導武藝,這是家境普通的讀書人難以承受的開銷。
他這麼多年一直從事文職,武藝早就荒廢了,但看到軍士們熱火朝天訓練的場面,依然感到很興奮。
安東府是他奮鬥數年的地方,這裡每一點、每一滴的進步,他都看在眼裡,甚至親身參與。有這些強悍的府兵在,睡覺都安穩。
杜光乂離開旅順後,一路向北,再向西,於十月二十日抵達了營口縣。
他謝絕了營口令李謨的陪同,讓他自去督促倉城擴建,自己隨意看看。
李謨與折衝府都尉商量之後,派了一位名叫康福的隊正,帶五十名正在訓練的府兵隨行,護衛其安全。
「康隊頭年齒幾何?」杜光乂牽著馬兒,隨口問道。
「二十有三。」康福穿著一件破破爛爛的皮甲,回道。
杜光乂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裝束,又看了看他的馬,道:「戰馬不錯,甲差了點。怎麼?家裡歉收了?」
「這會只得一戶部曲,今年種的小麥,也被水淹了,顆粒無收。」康福答道。
杜光乂嘆了口氣,吩咐隨從道:「過兩日送一副鐵鎧到康隊頭
府上。」
「是。」隨從應道。
「這怎麼使得……」康福不好意思地說道,但卻沒有拒絕。
「你用得上。」杜光乂說道:「營口的倉城已堆了十餘萬斛糧豆,你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