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六十二章 北都規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北都規劃 (2 / 3)

“遵旨。”剛剛打了大勝仗,奪取河北十三州,政事堂的宰相們沒有與邵聖抬槓的勇氣,他說什麼就是什麼,答應得飛快。

君臣之間的博弈有時候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聖人威望高得讓人不敢直視了,那還抬槓個屁啊,拍馬屁還差不多。

更何況,自古以來開疆拓土就是君王了不得的成就,且是含金量極高的那種。邵樹德在河北瘋狂“刷分”,讓滄景、幽州二鎮爆了金幣,如果能把威望數值量化的話,這會的得分應該很驚人了。宰相們不傻,何必事事都與他槓呢?

“還有一事。”邵樹德又道:“諸位師長覺得有沒有必要將諸府獨立出來,由朝廷直管?”

邵樹德還未登基稱帝的時候,就用唐廷這枚橡皮圖章開始罷天下諸府。不在控制範圍內的他不管,但轄區內的鳳翔府、河中府、興元府卻被他幹掉了,分別降格成了岐州、蒲州、梁州。

前唐之時,本來也沒幾個府,最開始就京兆、河南二府,武后年間多了個太原府。安史之亂後,府的數量有所增加,比如江陵府、成都府、興元府、鳳翔府等。

大夏轄區內,目前只有四府,即京兆府、河南府、北平府以及安東府,前三者是都城,安東府事關百年大計,故破格升府。

邵樹德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將這四個府獨立出各道,由政事堂、二省六部直管。

簡單來說,由計劃單列市變成直轄市。

這種變化,說白了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之爭,即便到了後世,也始終存在著。

就中央來說,一方面不喜歡某個道的實力過強,另一方面也喜歡把富裕或重要的地方抓在手裡,增強話語權,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中佔據優勢。

“陛下,或可召開觀風問對……”蕭蘧思索一會後,說道。

觀風問對,其實就是前唐延英問對制度的夏朝版,因多在上陽宮觀風殿舉行而得名——如果把政事堂的堂議比作常務會議的話,那麼觀風問對就是一次全體擴大會議,級別更高,形成的決策優先順序當為第一,需立即執行,任何人不得阻撓。

蕭蘧其實已經看出了聖人的傾向。這事對朝廷其實不是壞事,甚至是好事,召開觀風問對的話,程式上更正當,更無可指摘,且結果也是很明白的,不會有人反對。

“行,你們先籌備一下,過幾日便召開觀風問對。”邵樹德很爽快地說道。

說完,他看了一眼已經頗具規模的臨朔宮,心道這次還是得在幽州城內開會了。

臨朔宮的進度其實相當快了。

金臺殿已經完成大半,交泰殿也完成了一部分。周邊的環境改造是優先順序較高的,霜雪化凍形成春汛之前,多半能夠完成。

這個宮殿,其實也是在隋代臨朔宮的基址上修建的。最近群臣提議,在金臺、交泰二殿旁邊,新建數座殿室,用於百官辦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