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正視自己的錯誤了。
白手起家的人都不是偶然的,必然有過人的一面。楊行密一時鬼迷心竅,聽不進意見,現在面對日趨嚴峻的戰局,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戰爭就是這個樣子,可以在雙方沒有大規模交手的情況下,戰局出現根本性的變化。如今看來,被夏人調動是一個錯誤。
拔山軍北上六天了,諸軍也北上五天了,到現在,邵樹德根本沒和他交手的意思,神出鬼沒,你甚至不知道他如今在哪裡。
虹縣城內倒是有三千餘捧日軍步卒守禦,但對於是否圍攻這座城池,楊行密舉棋不定。一旦擺開陣勢,全力施為,想退走就沒那麼簡單了。
高勖想了想,正待說話,結果又有信使趕來,稟道:“錢鏐遣顧全武將兵三萬出湖州,至太湖。”
這是要攻蘇、常二州。
潤、常、蘇三州是江南最早開發的地方,潤州更是浙西鎮的治所。錢鏐從周寶手裡奪來了浙西節度使的大位,但卻失了潤、蘇、常,如何肯罷休?
之前數次爭奪,勝少負多,這次碰到淮軍主力北上,還不得趁機興風作浪?
顧全武之軍而來,首當其衝的是蘇州楊師厚及常州臺蒙,潤州安仁義、宣州田覠也可能受到影響。
“給安仁義、田覠傳令,四州兵馬會齊,以——”說到這裡,楊行密沉吟良久。
高勖看著他,建議道:“以安仁義為招討使可也,田覠副之。”
“好,就這麼辦。”楊行密做出了決定。
安、田、臺、楊四人,當以楊師厚能力最強,但他是外人,信任有限,不可委以大任。田覠本領也不錯,但他野心太大,不能給他這個機會。安仁義的野心其實也不小,楊行密深知之。但臺蒙的能力、威望都有所不足,思來想去,只能讓安仁義掛帥,統一指揮。
而除了這幾個州外,江南還有一些州郡被封給了手下。
升州是被楊師厚攻克的,但楊行密沒給他,而是自己攥在手裡,現在都是文官理政。不過據說此番北伐,若誰立下大功,便將升州賞出去。
宣州富庶之地,在田覠手裡。
歙州刺史是陶雅。
他倆都是楊行密的元從老人,但陶雅忠厚老實,比較恭順,田覠就比較刺頭了。
楊行密把江南的地盤大肆封賞出去,並不意味著他喜歡這麼做。實在是沒辦法,打仗立功了就要賞,而財貨是沒法滿足武夫們的胃口的,他們更中意地盤,除非風氣得到扭轉,財貨也能讓武夫們滿意,可那一天還不知道要等多久,或許只有開國建制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