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緒之後,就靜等敵軍大隊攻來了。
******
從三月十八日飛騰軍抵達龍門縣開始,數天時間內,匡霸、銀胡簶二軍相繼抵達,紮下了營寨。至此,聚集在龍門縣境內的晉兵已至萬人,如果不算被他們強徵來的慈隰鄉勇的話。
他們的目標定在龍門倉,因為這裡囤積了大量糧草。
但如此重要的據點,夏軍又怎麼可能不做防備?
於是乎,上萬晉兵攻了整整七天時間,倉城內的縣鎮兵手忙腳亂,到底還是勉強頂住了。
應該是,晉軍的戰鬥力是值得肯定的,在攻打倉城時也非常賣力。如果僅就這千把久疏戰陣的縣鎮老爺兵,怕是已經淪陷了。
但城內還有五百經略軍士卒和五百龍門王氏部曲,兩千人死死守禦,城外營寨內還有兩千餘經略軍,時不時殺出,導致晉人一無所獲。
打到了二十六日傍晚,李承嗣也有些怕了,下意識想要退守慈州,等待康君立的主力部隊來援。
“據抓獲的賊兵招供,李殿成已經敗亡。萬餘兵馬作鳥獸散,賊赤水軍正在分頭追剿,此刻怕是已經收兵了。”飛騰軍使李嗣弼現在已經沒那麼憤怒了,反倒感覺到了一絲寒意。
李殿成之亂,波及面極廣,竟然不到兩個月就被平定了,這讓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要知道,他們出兵的理由之一,就是河中軍亂,夏人自顧不暇,打算過來撿便宜的。如果有可能,就在河中擊敗夏軍,將這一府四州之地拿下來,與夏人隔河對峙。
但現在什麼情況?李殿成居然死了,曾經聚集起來的一萬多兵馬也星散各處,成了草賊。只有打家劫舍的本事,再無集結作戰的能力。
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還要繼續攻打河中麼?
“最先提議南下的是你,現在退縮的也是你。”李承嗣瞪了一眼李嗣弼。
李嗣弼不敢與他對視,低下了頭。
本來是追擊兩千餘夏兵。
夏兵倉皇撤退,遺留了數千斛糧草和大量車馬,輕裝逃離,確實是怕了。
理由也很簡單,他們兵少,害怕被粘住了無法逃離,故主動撤退,完全可以理解。
但沒想到,夏人又有大軍增援而至。觀其軍號為“經略”,與南逃的夏兵一致,應是其主力來援。
事情一下子就棘手了。
但又不甘心就此撤退,嘗試著打一下龍門倉吧,又損兵折將,難以啃下。
如今完全是進退兩難的境地,讓人氣沮。
“先鋒使,龍門倉堅固,急切間難以拿下,確實該考慮一下撤兵了。不如先退回慈州,再從長計議。”耶律長保是降人,地位較低,他等李承嗣、李嗣弼都不說話之後,方才進言。
夏兵的戰鬥力,他已經領教過了。與經略軍各出千餘人對陣,他敗下了陣來,死傷數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