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五十五章 做大事的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五章 做大事的人 (2 / 2)

可以預見的是,李克用不會讓他從容收取河南道諸州縣,一定會在北線發動戰爭,牽制夏軍的兵力。甚至可以說,動作已經開始了。河中亂局,未必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這既是矛盾積累到一定階段後的產物,也有外界煽動的因素——慈、隰二州來報,有晉人小股部隊出現在山間小路之上,行蹤詭異,似有所圖。

“賢婿,河中那個爛攤子,可要小心行事。”折宗本提醒道。

河中經過連番折騰,經濟凋敝,民生艱難。慈、隰二州離心離德,在王瑤與邵樹德之間,已經大大傾向於後者。再加上風陵渡、蒲津關三城被夏軍控制著,河西縣也被事實上拿走了,導致王瑤幾乎沒有任何威望。

河中鎮的衙兵數量,也從鼎盛時(王重榮時代)的五萬人,降到王瑤初上任的兩萬五千餘,再到如今的一萬五千出頭,實力一降再降,解決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此番河中變亂,聚集在虞鄉的亂兵已經超過五千,前去討伐的河中衙軍臨陣倒戈,不少人投向了虞候李殿成,使得其帳下兵力大增。其人又在周邊諸縣大肆徵集土團,從者如雲,號召力竟然比王瑤還高——對蒲人來說,其實不是多擁護李殿成,而是更討厭王瑤、封藏之二人。

從絳州帶過來的老部下都反對自己,這讓王瑤很是失望,也非常驚慌。現在河東只有五千兵馬,還士氣低落,心思叵測,隨時可能造反。蒲州諸縣,投向李殿成的似乎也更多,整個局勢可以說非常危險了。

正月十五夜,藉著元宵節燈會的有利時機,赤水軍使範河率五千人入城,趁蒲兵不備,誅殺了多次鼓譟作亂的軍士七百餘人,控制住了河東城。

城內蒲兵見狀,人人自危,外逃者不計其數,一時間王瑤手底下的兵馬只剩下了不到兩千,與封藏之面面相覷,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其實還能怎麼辦呢?按照正常情況,鎮內亂到這個程度,政權早就已經易手了。如今之所以還沒倒臺,完全是夏軍幫他強撐住了局面罷了。

王瑤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現在已經完全死心了,只想保住一家人的安全以及多年來積攢的財富,不再有其他奢念。

邵樹德現在也被河中這塊肥肉給誘惑住了,想要直接一口吞下,解決掉一個大麻煩。

“河中總是要削藩的。”邵樹德說道:“我原本制定的計劃是慢慢消磨河中武人的心氣,消磨河中的財貨,將刺頭一批批消耗掉,剩下的一兩萬兵馬裡,擇其精壯送往洛陽。可沒想到河中武夫如此決絕,竟然作亂了。李殿成更是直接投向晉陽,邀晉兵前來。看起來局勢一團糟,其實也蘊藏著契機。”

邵樹德一貫信奉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每一個藩鎮的情況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河中鎮體量較大,又位於河東道,不能硬來。因此他仿照當年消化陝虢鎮的成功經驗,制定了長期消耗的計劃,但如今看來,河中武夫也不願坐以待斃,更看不上什麼狗屁洛陽禁軍的位置,直接反了——什麼叫路徑依賴,這就是路徑依賴,事實證明,有時候過於依賴以往的成功經驗,是要出問題的。

“河中只有四萬餘兵馬,未免單薄了些,若李克用舉大兵而來,怕是不太夠吧?”折宗本說道。

“我已令盧懷忠組建絳州行營,統領武威、經略、赤水三軍,陝州尚有一萬續備軍新兵,潼關尚有一萬鎮國軍。黑矟軍在同州,隨時可以援應,差不多夠了。”邵樹德說道:“待擊退晉兵,討平李殿成,我便直領河中節度使,將其兵籍、田籍、財賦統一,消滅這個藩鎮。”

這些個藩鎮,就相當於明清時代土司的威力加強版,能改土歸流一個,都是好的。況且河中這種大鎮,拿下了抵兩個小鎮。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邵樹德愈發感受到折宗本主動交出唐鄧隨三州有多麼不容易。

他一定也面臨著內部激烈的爭論甚至是反對。涉及到這種深層次的利益問題,折家家主的身份也不一定好使。也就折嗣倫還是淮西節度使,折家還有退路,不然的話,邵樹德懷疑折宗本會不會“病逝”。

不過,唐鄧隨三州解決了,威勝軍三萬餘眾還沒解決。

這支部隊征戰多年,最開始戰鬥力很一般,但打得多了,實力穩步提升。在與淮軍的廝殺中,能夠佔到上風,已經說明了一切——淮軍整頓、廝殺多年,戰鬥力比起當年也有了飛速的提升,進一步從側面印證了威勝軍的能力。

“賢婿是有主意的人,從討拓跋思恭開始,十幾年了,戰功赫赫。老夫便不多言了。”折宗本說道:“春社過後,大軍復攻蘄州,要不要順路把杜洪解決了?”

邵樹德沉吟了一下。

折宗本的意思是趁過路鄂州的時候,直接動手,把只有幾千兵的杜洪拿下,控制江夏七縣。

這事其實沒什麼難度,但比較傷名聲。不過自己在天下軍閥們眼裡,已經是頂級大惡人了吧?似乎也沒什麼不能做的。

“這事外舅看著辦吧。”邵樹德說道:“杜洪吃了虧,我自會補償他,不妨事的。唐鄧隨之事,折家很多人不好安置,我知外舅也很為難,便讓他們去鄂州吧。”

折宗本笑了笑。他最喜歡女婿的一點就是愛分潤好處,什麼時候都不吃獨食,喜歡妥協和利益交換,這才是做大事的人。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