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八十八章 截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截斷 (3 / 3)

箭矢永無停歇,似乎還有強弩的聲音,無情收割著浮橋上每一條還站立著的生命。

終於沒人嘗試救火了,也沒人願意留在浮橋上了。

戰船上有水手下來,跳到浮橋上,揮汗如雨,用最快的速度拆橋。

箭矢掩護著他們,沒人能透過死亡般的箭雨,即便身披重甲、扛著大盾,在強弩的射擊下也不會有任何倖存之理。

“浮橋沒了!”李嗣本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他想起了當年李光弼、史思明在河陽的攻防戰。史思明在下游,趁著東風,在帆船中堆滿薪柴、火油,逆流而上,直逼河陽橋。

李光弼早有準備,讓士兵們用長竹竿遠遠攔住火船,然後用砲車轟砸史思明的艦船,一舉摧毀敵軍,保住了河陽橋。

但河陽橋何其巨大,甚至能在橋上佈滿砲車。楊劉渡這邊的橋太小了,而且他們準備也不足,遭致此敗。

其實第一波的應對已經不錯了。夏軍的火攻之術並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火勢是有極大可能被撲滅的。奈何他們還有水師戰船,不要臉地直接下場了,用弩箭虐殺浮橋上的軍士和夫子,嚇阻可能衝過來的守軍,然後從容破壞浮橋。

“該想想對策了。”李嗣本下了望樓,直奔何懷寶的大帳。

******

“不能等到敵軍全部過河再破壞浮橋。”平陰縣東北的營寨之內,邵樹德一邊吃早飯,一邊和親兵們閒聊:“我料晉軍不下五萬,多為能征慣戰之士。若悉數過河,以目前的兵力,怕是吃不下,那時可就弄巧成拙了。”

李逸仙、楊弘殷、張溫、董璋等人聽得很入神,連連點頭。或許心中有那麼一絲不服氣的感覺,但想想附近的兵馬,也就兩萬餘鐵林軍、一萬餘飛龍軍算是能戰的,其他什麼護國軍、堅銳軍、忠武軍、捧日軍——算了吧,可能會幫倒忙。

況且,再等一段時日,晉人可能不止造好一條浮橋了。組成浮橋的船隻可能也用鐵鏈連線了起來,而不是竹紐。如果再狠一點,鐵索橫江,那麻煩更大。

屆時進可攻退可守,即便鐵索、浮橋啥的最終都被毀去,他們也有足夠的時間撤退。

“有時候不能太貪心。”邵樹德說道:“淄青、泰寧尚有眾十餘萬,心有多大才把李克用全軍放過來?”

眾人聞言皆笑。

“大王,今浮橋已斷,晉賊後援不繼,他們會怎麼做?”李逸仙問道。

“你說呢?”邵樹德慢條斯理地吃著乳粥,問道。

“聽聞晉人在楊劉渡南北兩岸築城,囤積糧草器械,這是給五萬大軍準備的,故糧草不缺,或有堅守之意?”李逸仙說道。

“堅守是死路一條。”楊弘殷道:“待義從軍趕到,諸軍合圍,他們還能有活路?晉人再傻,也知道河南是咱們的地盤,拖的時間越長,我們的援軍就越多。”

“李克用或會再找地方建浮橋。”張溫說道:“他不會放棄過河的兵馬的。”

“難。”楊弘殷搖頭道:“雖然可以趁水師不注意,臨時搶修個簡易浮橋,但難以透過大隊人馬,難以輸送大筆糧草物資。而且這種浮橋存在不了太長時間,一旦被水師發現,馬上就會被摧毀。”

“若我是晉人,便直接南下,去朱瑾的地盤。或者東進,跑去青州。長期蹲在楊劉渡,不是個辦法,坐吃山空。騎軍還好說,跑得快,步軍怎麼辦?”董璋突然說道。

邵樹德放下碗筷,笑道:“這樣就很好嘛,理越辯越明。既然可以猜測、預判晉軍下一步的行動,那麼就會做好針對性的部署。”

眾人神情一凜,知道大王要給各部下達命令了。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