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接受這個條件嗎?目前看起來似乎不能。那就得打了,直到一方徹底妥協為止。
“趙王果有韜略。”李克柔讚道。
說罷,又故作遲疑了一下,皺起眉頭道:“然大軍征戰,所費甚多……”
王鎔會意,道:“鎮冀深趙四地,雖不甚富庶,然此乃大事,願輸錢二十萬緡、絹三十萬匹、粟六十萬斛。”
這個數字不小了,但李克柔還是有些不滿意。
成德四州,雖然比不上魏博六州,但也差不到哪去。
全境多為平原,水利工程密佈,牲畜眾多,粟、麥、稻皆有種植——鎮州貢物“高公米”就是水稻。
但李克柔也知道,錢糧就這個數了,這次應該就只能要到這麼多,如今只能在其他方面想想辦法。
“昔年王公承宗以騎兩萬與王師薄戰,鎮冀馬軍素勁,兵數眾多,不知可否輸給軍馬?”李克柔問道。
他提到的是憲宗元和二年的木刀溝之戰。王承宗率兩萬騎兵與遵奉朝廷的義武、振武、河東藩鎮兵大戰,結果被斬首萬級,王承宗僅以身免。當時義武軍節度使張茂昭親自披甲上一線,侄子、外甥為先鋒,戮力死戰,終獲大勝。呃,李克用的爺爺朱邪執宜當時也作為振武軍的一員參戰了……
果然,王鎔聽了微微有些尷尬,你好歹換個例子舉啊。
不過他面上不動聲色,道:“這些年戰事頻繁,軍馬日少。”
就在李克柔暗中失望的時候,王鎔話鋒一轉,道:“不過,討邵乃大事,某願自堂陽監輸軍馬三千,以壯晉王軍威。”
三千?三萬還差不多!李克柔還是不滿意。
不過他也知道凡事不能太過,這回就這樣了,能從王鎔那裡掏來三千匹戰馬很不錯了,下次再想辦法。
聊完正事,一行人繼續喝酒,興盡而散。
第二日,李克柔又在驛館接待了滄景盧彥威的人。
看得出來,大夥都很信任晉王,被打服氣了,都願意輸送錢糧,也願意出一部分兵馬。
考慮到這些藩鎮兵守戶犬的性質,昨日李克柔也與王鎔談過,一定要和士兵們講清楚為何而戰。邵樹德是不會容忍將一個藩鎮的大部分財富都發到你們手裡的,也不會任由州縣官位被武夫佔著,更不會容忍你們侵佔大量田地,壟斷商稅。他在動你們子孫後代的富貴,一定要和他死戰到底。
雖然不知道最終效果如何,但說了總比不說好,至少能提振一番士氣,也能調動一部分人的積極性,在戰場上表現更好一些。
十月二十日,李克柔在成德募兵,主要是騎兵。
一連花了十天時間,得兵四千人,其中約千人自帶馬匹而來。李克柔很大方,給這些帶馬的人賞賜絹帛,算是買下來了。
軍分兩支,一曰侍衛金槍直,一曰廳前黃甲軍,各兩千人,純騎兵部隊。
燕趙之地,自古仗氣任俠,兵源素質還是相當不錯的。願意去外鎮當兵的,一般也是在本鎮沒啥發展空間,不得不去外地謀富貴,比如擔任廳前黃甲軍指揮使的石君立就是典型。
成德鎮是武夫擁有的成德鎮,但石君立沒能擠進這個武夫團體。
就跟有些人迫不及待騸了自己等待進宮當太監,卻始終得不到機會一樣,河南、河北也有大批自小苦練武藝、騎戰的人,卻當不了衙兵——練武,也是一種職業規劃,更是一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