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的每一次選擇,手下都看在眼裡,都會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影響。因為他們會解讀主君的戰略選擇,會揣摩上意,會形成自己的理解。
一旦這股勁松了,這口氣洩了,再想緊起來可就很難了。
趙匡胤一開始想北伐幽雲,收回舊地。後來出於種種原因,決定先南後北,先打下好打的南方,再北上與契丹人決戰。但到了後來,又想攢五百萬緡錢,贖回幽雲十六州了。
這一步步的退讓,大夥都看在眼裡,整個集團走下坡路就在所難免了。
“從大順二年開始,我就矢志討伐全忠,從未動搖,至今已有七年。”邵樹德突然問野利克成:“以你看來,這件事怎麼樣?”
“大王向天下第一強藩動兵,一打就是七年,滅其精兵,覆其巢穴,偌大的汴梁,上下束手,盡皆臣服。此等氣魄,讓人心折。”野利克成答道。
“又拍我馬屁。”邵樹德哈哈大笑。
看得出來,這個馬屁拍到位了。
“大王。”有親兵走了過來,遞過一個木盒。
邵樹德接過開啟,從中取出朱友裕的頭顱,仔細觀看。
雙眼半睜半閉,嘴巴微張,表情微微有些扭曲。
“擦洗乾淨,與其屍首縫起來吧。再找人制下棺木,收殮屍身。”邵樹德吩咐道。
朱友裕死了。
至於怎麼死的,當然打聽得出來。那麼多人呢,不可能個個都保密。
邵樹德也沒有吝嗇賞賜,帶著朱友裕頭顱而來的十餘人,都有錢帛發下,但他不會再重用這些人了。
武人拿錢賣命,捨命廝殺是職業道德,是優良風氣,邵樹德並不在意,甚至多有激賞。但殺自家主將投降的人,哪怕事出有因,你也一定要小心他。這種老油子素無節操,誰給錢多就聽誰的,晚唐到北宋這大半個世紀的軍隊風氣,就是被他們慢慢敗壞的。
巡視了一番傷兵營後,邵樹德返回了城中。
因為天氣原因,全軍在中牟內外休整。
從河中返回戰場的各部已經陸續進抵河陽、洛陽,接下來便可以進攻八角鎮,威逼汴州。
對了,還有另外一個好訊息。鐵林軍在單州擊敗朱珍,殺敵千餘。朱珍主力不敢戰,退回曹州,猶豫不決。
鐵林軍與朱珍的戰鬥雖然規模不大,戰果也很小,但積極意義還是有的,那就是讓朱珍認識到了他部隊的真實戰鬥力——大清洗之後還能不能打,這事可以問問蘇慈祖。
住在曹州驛站的夏軍使者待遇陡然好了起來,高劭甚至帶著夏軍使者欣賞歌舞,晚上還派美姬服侍。朱珍的態度,在一點點轉變。
“參見大王。”戰鬥結束後的天雄軍、天德軍、鐵騎軍將官一起進縣衙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