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六章 接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接見 (1 / 3)

“牒:奉處分,宰字之術,若驅群雞,緩之則散,急之則亂。此言雖小,其理其中,知者非難,行之不易……事須差攝澠池縣令。”

“牒:奉處分,凡城一邑,皆列六曹,雖雲具體而徵,豈可從心所欲。況縣丞之佐理也。令長憚其糾摘,猾吏稟其規程,苟能自強,何患不立……事須差攝澠池縣丞。”

“牒:奉處分,夫縣尉之設也,其官雖卑,其務甚重,動則推詳滯獄,靜則慰撫疲氓……事須差攝澠池縣尉。”

……

龍池宮內,幾位新官上任的澠池令、丞、主簿、尉興高采烈,互相恭賀。

靈寶縣令杜曉也來了,他已經升任邵州司馬兼營田巡官,專門負責垣、崤、澠池等縣的營田事宜。

所謂邵州,是新設立的。國朝初年曾經設過,治垣縣。邵樹德已經上奏朝廷,請復置邵州,轄垣、王屋、崤、澠池、硤石五縣,治崤縣。

這五個縣比較坑,山脈無窮無盡,黃河北岸是王屋山,南岸的崤山等秦嶺餘脈,地形破碎,為山勢所隔,百姓在河谷地或山間盆地內耕作。崤縣五千戶百姓,就在這樣的地形下生活,修繕國朝盛時開鑿、張全義復又整修的水渠,且牧且耕。

五個縣裡,崤、硤石是陝州屬縣,王屋是河南府屬縣,統一劃入邵州,朝廷看了頭皮發麻。但也沒辦法,玉山都的徐州將校子弟隱隱鼓譟,邵樹德又遣人送來一批牛羊、青鹽、皮毛,最後還是同意了。

邵州隸保義軍,刺史為朔方幕府互市司判官梁之夏,剛剛從靈州啟程,尚未抵任。

華州幕府判官司馬鄴任邵州別駕兼館驛巡官,也在路上。

“一見到諸位英才,我的心情就好了許多。”步入清涼殿之後,邵樹德掃了一眼濟濟一堂的學生,笑道。

“參見大帥。”眾人紛紛行禮。

“都坐下吧。”邵樹德回禮,然後吩咐親兵去煮茶。

“杜二郎此番前來,又與高將軍一起共事了。”邵樹德將目光投注在杜曉身上,說道。

杜曉之前任靈寶令,本人才幹固然不錯,將靈寶縣帶上了正軌。但邵樹德透過其他渠道得知,杜曉身邊有幾個幕僚是他父親杜讓能派去的,精於實務,洞悉人情,治理靈寶,他們可能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京兆杜氏的“天團”,治理一個縣,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屈才了,屈才了啊,邵樹德打算好好壓榨一下他們,挑戰下荒蕪的邵州山區。

“高公鎮垣縣,汴人不得進,某十分敬佩,自當拜會。”杜曉中規中矩地回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隨即想到了什麼,轉過頭對鄭勇吩咐了一聲。

很快,長子嗣武、嫡長子承節也走了進來。

眾人紛紛行禮,兩小兒也一一回禮。

“坐為父身側,好好聽著。”邵樹德招了招手,讓承節坐在左手邊,嗣武坐右手邊。

“崤縣去歲編戶齊民,倉促間開田千餘頃,種了冬麥,今歲收穫,畝得粟麥八九鬥。開春後又種了春麥、豆子、苜蓿,累計開田兩千餘頃,秋收應頗為可觀。我要求不高,從今歲秋播開始,五千戶百姓,至少開田三千頃,一戶六十畝,三圃制下,粟麥、豆子、牧草都有考核,我軍役畜、戰馬甚多,沒有草料可不行,光喂糧食喂不起呢。”

杜曉湊趣笑了一聲,其他人也跟著笑了。

“垣縣本有七千戶青唐吐蕃,與汴軍幾次戰鬥,損失不小。華州會招募一批貧苦百姓到垣縣入籍,湊足五千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