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軍可能戰?”薛志勤有些吃驚,問道。
五院軍是去年新建的,以河東各軍將校老卒為骨幹,揀選成德、幽州、大同三鎮降兵精壯一萬五千步騎補入,全軍二萬人,是河東諸軍中編制最大的一股。
這幾年,李克用三攻成德,俘斬數萬。在代北與赫連鐸、李匡威大戰,俘斬就更多了。總計俘虜了四五萬人,揀選一萬五千人,那確實是精壯了。
這些兵,單論技藝沒問題,他們問題出在腦子裡,即願不願意為你而戰。
“都是當兵吃糧的,也一年了,差不多收心了。”康君立道:“放心,不會委他們重任的,硬仗還得靠老部隊。”
“我這便放心了。”薛志勤道:“讓他們去攻堅。”
康、薛二人相視一笑,盡在不言中。
……
王屋縣外,張慎思剛剛收到一封用羽箭射來的書信。
書信的落款是高仁厚。他寫這封信的目的是——呃,勸降汴軍大將張慎思。
“莫不是個妄人?”張慎思覽畢哈哈大笑。
高仁厚在信中直言,他有十萬吐蕃蕃兵,嚴陣以待,望汴軍好自為之。若解甲來降,吾主寬厚,定有府邸賜下,財貨、美姬不缺。
有拓跋燾勸降臧質的味道了!
當年拓跋燾兵圍盱眙,對守將臧質說道:“吾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三秦氐、羌。設使丁零死,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正減幷州賊;氐、羌死,正減關中賊。卿若殺丁零、胡,無不利。”
竟是勝敗都能“贏”!
“邵樹德越來越不成器了,大發蕃兵,盡是送死之輩。”好吧,嘴上雖然這麼說,但張慎思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殺了這些吐蕃人,真能傷到邵賊的根本嗎?
他只帶來了兩萬餘衙軍,還有兩萬土團鄉夫,真打起來,結果是什麼,可真不好說,兵力不足啊!
不知道邵賊那邊有多少人,“十萬吐蕃蕃兵”自然是吹牛,莫不是有三萬?怎麼養的?
罷了,大帥也沒說一定要攻打河中。
此番出兵,整修齊子嶺的漢箕關是第一要務,軹關、王屋縣的城防也需加固。其他一些險要地段,能築城設寨的,也得一一修築。
當然,若有機會攻入河中,那也不會放過。
王家兄弟內亂,在這件事上,李克用比大帥更著急。先讓河東與靈夏打上一打,互相削弱一番,豈不美哉?
“我自紮緊樊籠籬笆,以待天時。”張慎思哼哼了兩聲,隨即找來文吏,讓他擬一封信,將此事報予大帥知曉。
他做事一向謹慎,儘量不留下任何把柄。大帥的脾性,幕府諸將誰不知曉?
要想得善終,就得從這些小事一一做起。
辦完了這些後,張慎思想了想,一仗不打也不好,或許該試探試探夏賊的實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