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商這些巢——呃,巢賊就是最好的例子,訓練沒那麼勤了,墮落了。
還不如招募新人!
按照大帥的說法,一支軍隊滿分一百,從地裡拉老實巴交的農民,足食足餉,定期訓練,號令嚴明,再發下合格的器械,可以很容易達到六十分,這就可以拉出去作戰了。
六十分再往上,提升的速度就很慢了,成本也急劇增高,比從零分到六十分難多了。
大家都足食足餉,都訓練不輟,器械也都是合格的,軍紀也都嚴明,但一方體格高大,氣力充足,武藝精湛,一方小時候沒吃過什麼好的,身材單薄,武藝也只粗粗訓練了幾年,這當然會有差別。
個人武藝,在戰陣上作用沒那麼大,但終究是有用的,不然軍中考核箭術作甚?
當然,實際情況比較複雜。戰爭結果受制於當時雙方形勢、士氣、地形、天氣、指揮甚至各種偶然因素,強的不一定能贏,弱的不一定會輸,要具體分析。
金商這些巢軍,在王遇看來就不如全遣散了,招募新人得了。
他們現在的水平和士氣,未必有大帥所說的六十分。
“王軍使,金商之事,還得著落在你身上。”李延齡看了看李桐,笑道:“李使君,令兄屯於金州,不發一言,莫不是被軍士裹挾了?”
李桐有些尷尬。
他和兄長易地而處,也不肯貿然移鎮啊。
靈武郡王派人過來勸說,可以移鎮邠寧,聽著是比金商強一些,但誰知道當地是什麼情況?
邠州刺史,可否按照慣例,由節度使兼任?寧、慶二州之地方官員,可否自行委任?
鎮內財貨,如果需要上供,那該上供多少?
如果需要出兵與外鎮征戰,要出多少兵?不出兵會怎樣?
金商有一大攤子老弟兄,他們以前孑然一身,但現在多半都有田產、家眷了,有的人根本就不想折騰搬家,有的人心存疑慮,怕被騙,還有人有深藏已久的野心,四處煽風點火。
事情沒那麼簡單啊!
除非,像當年朱玫,能帶著鳳翔軍去富庶的東川發財,有一統東西二川的巨大長遠利益刺激,這才有可能說服大多數人,繼而裹挾少數人。
邠寧三州,和金商一樣是山地,戶口二十來萬,但金商也有十多萬,還處於關鍵位置,不像邠寧那樣被邵樹德勢力四處包圍著,沒有任何發展前途。
便是能自行委任官員,但官員也是人,也會有自己的想法,處在那樣一種環境下,他到底是效忠你呢,還是暗地裡對邵樹德輸誠?
時間長了,怕是早被滲透得千瘡百孔,身邊之人盡皆不可信任。
“想那麼多做甚。”王遇突然大聲道,嚇了李桐一跳,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明日我便率軍南下,到金州去。就那幾個歪瓜裂棗,沒讓他們去河西都算好的了,哪那麼多事?不服就打。”王遇直接起身,道:“李大夫,明日你也一同前去吧,保管無事。獾兒,你也要去,大帥許你夏州刺史子職,那地方不錯,怎麼也得出點力氣。”
李桐聽到“獾兒”這個小名臉又是一抽,能不能別叫了?我現在他媽的是刺史、武關防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