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 (3 / 3)

楊家現任家主楊爚比較年輕,二十多歲的人。父親去世較早,年紀輕輕就擔起家族重擔,經營田莊,部曲眾多,是麟州當地僅次於折氏的豪族。後世楊弘業、楊崇貴(楊業)便是他的子孫了。

折、楊兩家,世居邊陲,民風尚武,族中將才甚多。好吧,此時楊家可能還差一些,上一代的家主楊安貞還是讀書人,這一代的楊爚倒是武藝不凡,但他作為家主,肯定無法從軍了,不過推薦了從父楊安吉之子楊弘望投軍,還帶著兩百名楊家部曲子弟。

楊家如此示好,說明政治敏感度很高。不愧祖上做過淄青鎮節度使,在看到折宗本持節邠寧後,敏銳地意識到折家在麟州一手遮天的局面將有所改變,靈武郡王有意扶持另一個家族崛起,因此果斷下注投靠,這份決斷當真異於常人。

楊家都這樣了,折家當然不能示弱,推薦了一位年僅十六歲的少年折從允投軍,同樣帶著三百折家部曲子弟。

邵樹德考較了一番楊弘望、折從允二人,騎術、箭術、槍術、刀術都是上上之選。如今欠缺的只是經驗罷了,到軍中磨鍊個四五年,便可大用。

邊疆豪族真的是人才寶庫。

折、楊兩家能在麟州屹立這麼多代不倒,武藝方面當然不能差,不然如何能壓倒附近的党項部落?當那些蠻子都是好人麼?家族必須丁口眾多,傳承有序,紮根數代,且有著極其強烈的尚武風氣,才有可能站住腳,並且反過來控制党項部落,發展壯大。

折、楊兩家都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做到這一點的是豐州王家。

邵樹德大軍是在進入勝州境內時遇到前來迎接的王家子弟的。

王家出身豐州党項藏才部,早年在天德軍時便聽說過,乃熟蕃,向來恭順。朝廷擊回鶻、平党項,藏才部每次都出兵相隨。而且藏才部漢化已深,族長取漢姓王,過漢人節日,著唐服,族中子弟皆精通漢話。

十月初八,大軍抵達勝州城,邵大帥毫不客氣地住進了隋煬帝時期修建的榆林宮。此時親兵來報,藏才部一位叫王崇的年輕人帶著三百多族中子弟來投。

“郎子欲來投軍?”邵樹德看著這個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人,含笑問道。

“回靈武郡王,藏才部久聞大帥威名,早欲來投。今見大帥北巡,特遣某來投軍。三百族中子弟,皆精擅騎射,不輸於草原上的回鶻、韃靼諸部。”王崇大聲回道。

廳內諸將聞言皆有些驚奇。小子口氣這麼大,回鶻人、韃靼人幾乎就長在馬上的,你還比人家能?楊弘望、折從允二人更是瞪著此人,似乎想與他比試一番。

“小男志氣可嘉,既來投軍,某便收下了,可先與折氏、楊氏子弟同營。”邵樹德說道。

“謝大帥!”王崇喜道。

折、楊、王三族,邵樹德還是知道的。

五代那會,折家移鎮府谷,世鎮之。楊家取代折家在麟州的地位,成為當地的土族,鎮守麟州。到了趙匡胤時期,豐州党項藏才部王氏頭人王甲來投,宋太祖置豐州,以王氏鎮之。王甲死後,其子王承美任豐州刺史、天德軍蕃漢都指揮使。王承美死後,其孫王文寶知州事,繼續鎮守豐州。

慶曆年間,李元昊贏得好水川之戰後,繼續率大軍猛攻麟、府、豐三州。豐州因孤懸於外,東面、北面是遼國,西面是夏國,南面被夏軍隔斷,遂被攻破。

王家下場不知,但估計不太好。畢竟折家在城外的祖墳都被李元昊刨了,還開棺戮屍。王家為豐州党項,不投夏,反而投宋,李元昊深恨之。王家當了宋朝的官七十多年,世鎮豐州,因為地方太偏遠,支援不易,最後落了個灰飛煙滅的下場,可憐可嘆。

邵大帥決定改變王氏的命運,收王家子弟兵入軍。折、楊、王三家合兵八百人,騎**絕,且自帶馬匹、器械,當別置一都,號豹騎都。

初十,大軍渡過黃河,振武軍使王卞率軍來會。

王某人如此上道,弄得邵大帥都不知道該不該換掉他了。先觀察觀察吧,到沃野鎮城後再做決定。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