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二十二章 兵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兵威 (2 / 4)

至於幽州援軍的兵力,李克用應該是有數的。他當然不會告訴朔方軍,這個只能自己查探了。

別看之前大家是一條戰線的,幽州使者也剛花三千多斤銀從夏州買走了五千匹馬,但李匡威這人不肯透露援軍數量,可見其想法也很多。

這個世道,沒有所謂的“隊友”可以信任,大家都防著一手,隊友也隨時可能翻臉。

四月初九,邵樹德抵達雲州城北四十里的燕昌城。

“罪將申信拜見靈武郡王。”萬勝軍使申信肉袒出降,戰戰兢兢。

被困在燕昌城裡邊這麼久,食水將盡,援兵被擊退,突圍又是思路一條,唯有投降一條路了。

跟著申信一起投降的還有萬勝軍四千一百步卒、三百多騎卒,此時都解了甲,上繳了器械,被銀槍都的人看守著。

邵樹德之前瞭解過,萬勝軍四千多人,披甲率達到了七成,也就是三千餘副鎧甲,其中鐵甲一千五百出頭,剩下的都是皮甲,這相當可以了。

國朝盛時,披甲率一度達到八成,全軍鐵甲率五成的樣子,已經是自古以來最高的了。

中唐以後,北方藩鎮軍隊的平均披甲率維持在六成,皮甲、鐵甲的比例看各鎮自身經濟情況了,不一而足。

但無論哪個藩鎮,鐵甲都是高價值的物品,甚至就連朝廷也是。

數十年前,吐蕃入寇朔方,朝廷一次賜給鹽州的器械是一百五十口陌刀、一百副鐵甲。

討昭義劉稹,賜給河陽軍二千口陌刀、弓三千張、甲一千副。

朔方軍現在的披甲率是七成五左右,但其中鐵甲的比例比河東軍少了不少,全軍大概只有20%的人是鐵甲,河東軍至少30%,精銳點的估計更高。

河東名鎮,晉陽北都,底子確實厚。

不靠騎兵,還真玩不過人家了,靠!

當然邵大帥也很想得開。李克用是在吃老本,朔方軍則是慢慢積累上升,要看趨勢嘛。

歷次西征,擄掠了不少工匠,綏、夏、靈、蘭、渭五大都作院也建立起來了,以後工匠數量會越來越多,民間鐵匠業也在大發展,再過幾年,咱們再看?

“申將軍何罪之有?”邵樹德溫言道:“你回去便和義兄說,雲州赫連氏,素來忠勇,朝廷每有詔,皆出兵從徵,為何相攻?不如罷兵。河北驕藩逆鎮,目無綱紀,動輒作亂,實宜討之。河南宣武,兄之仇讎也,亦當討之。”

申信溫言大為驚訝:“靈武郡王願放某回河東?”

“為何不可?”邵樹德笑道:“吾與隴西郡王乃香火兄弟,有何化不開的仇怨?且回河東吧,不光你,還有諸將士,器械亦可帶回去。唔,時已近午,可吃餐飯再走。”

“靈武郡王如此仁義,庸將不知該說什麼好了。”申信臉有動容之色,道:“大王仁義寬厚之名,定遍傳河東。”

像個人質一樣被困在燕昌城,最後糧盡投降,本以為下場悽慘,結果竟然還有這等好事?將士們聽聞,定然也十分振奮,誰不想回去與家人團聚?投降後被髮配到很遠的地方,一輩子都回不了河東,如果不是實在沒有選擇,誰願意這樣?

“申將軍可知李匡威帶來了多少人馬?蔚州原本又有多少守軍?”邵樹德突然問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