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起點> 第三十一章 風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風貌 (3 / 4)

“這話倒是不客氣。”蕭蘧哈哈大笑,道:“可你還是要去河渭。”

“靈武郡王還有救,關中其餘諸帥,令人絕望矣。”

蕭蘧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又道:“靈武郡王亦好美人。”

“只要還對百姓抱有仁心,能見得民間疾苦,好美人又如何?一個姬妾罷了,就連她那一大家子,百姓養了。只要不殘民以逞,橫徵暴斂,千百個姬妾都養得起。”

蕭蘧又大笑。不過笑著笑著,突然想起了自家女兒,若是能勸得靈武郡王休妻,那便好了。可惜,折宗本持節邠寧,關北麟州刺史亦是折嗣倫,這話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

唉,靈武郡王也算頗具才略,怎麼就娶了鮮卑女子為妻?

“子華之言,深合吾意。”蕭蘧笑道。

吳融有此想法,蕭蘧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這會的讀書人,對武夫的要求已經很低了。

天下節帥,有出身叛軍的,有出身巢賊的,有出身山匪的,有出身將門的,當然也有出身公卿高門的。但奇了怪了,即便出身名門,做武夫做久了,最後也都漸漸與那草賊出身的武夫差不多。這“武夫病”,難道還會傳染?

邵樹德算是看起來比較正常的,以後會不會也染上“武夫病”,慢慢被天下百萬武夫給同化?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搶救的,可千萬別啊!

七月二十五日一大早繼續啟程。

經汧(qiān)陽縣、汧源驛、安戎關、大震關、分水驛、弓川寨、綏戎柵、清水縣,至秦州理所上邽縣,此時已是八月初六。

一路上經過了好幾道關柵,均有鳳翔鎮的人在抽稅,非常重。逼得一些小本商人不得不繞開大路,翻山越嶺走小路避開稅卡。

吳融突然想起了潼關旁的“禁坑”。因為潼關有稅吏,收稅很重,因此很多商人選擇走旁邊一條深谷密林,久而久之,竟然趟出來一條路,曰“禁坑”。秦州這些翻山越嶺的商賈,也有點潼關的那個意思了。

從上邽往西南走,便是渭州了。這些商賈客,都是去渭州做買賣的吧?渭州新復,百姓精窮,有什麼買賣好做呢?

商賈,大概是天底下最會聞風而動的一類人了。

“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吳融搖了搖頭,自己與那些商賈,應也沒甚區別,都是流落他鄉之人。商賈們好歹還有個奔頭,自己又是為何呢?

岑參赴安西、王維赴張掖、高適赴武威、杜甫赴秦州,走的都是這條道,今日自己也走這條道,希望能走出個不一樣的未來吧。

離開秦州後,沿著渭水大道行走,經伏羌縣、落門川,抵達了隴西縣,此時八月十二。

一路上有些奇怪,多了不少隸屬鳳翔鎮的天雄軍士卒,正在伐木造柵。難道他們擔心定難軍東攻秦州?

這朱玫,也不像傳說中不理事啊,對自己地盤倒是看得挺緊。秦州,在隴山以西,與鳳翔府之間還隔著大山,戶口也不少。以前一直是隴右第一州,大中年間收復之後,安定了快四十年了,定難軍若垂涎之,倒也不是不可能。

隴西縣的郊野有些荒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