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來自河北博野及關中鳳翔的援軍屯於渭橋,又冷又餓,見田令孜新募的由長安市人組成的新軍身穿皮裘,軍有餘糧。於是大怒,劫掠了這支新軍部隊,然後派人向東聯絡黃巢,欲為先導。
在這樣一種風雨飄搖的局勢下,夏綏銀宥節度使諸葛爽帶著三百親兵,趕到了綏州,邵樹德親率大小官員出城數里迎接。在城中住了一晚後,第二日便檢閱鐵林軍及州兵五千餘眾。
“大帥,此番討賊,邵某願為先導,方不負大帥厚恩。”綏州城頭,邵樹德單膝跪下,大聲說道。
“樹德何如此耶?”諸葛爽親自將邵樹德攙扶起來,溫言道:“河東驕兵悍將,尚需鐵林軍制之,焉能用作先鋒浪戰?”
“大帥如此厚愛,某感激涕零。鐵林軍便是大帥之膽,大帥但有所命,無不從。”
“有此言,某放心矣。”諸葛爽哈哈大笑,道:“樹德新娶,便要出征,委實過意不去啊。然王命難違,此番南下,可共取富貴。”
二人接下來又是一番談笑。城下李延齡已經在發放賞賜,諸軍歡聲雷動,紛紛高呼“邵軍使萬勝”,聲浪之高,諸葛爽諸人聽了也為之變色。
回城之後,自然是飲宴一番。其間觥籌交錯,賓主盡歡。
二十二日,離大軍出發還有三日,忽有數百騎從北面而來,領頭之人名叫折嗣裕,自稱奉折宗本之命,前來助妹婿一臂之力。邵樹德大喜,如今正缺騎兵,折嗣裕就帶了四百餘人過來,皆弓馬嫻熟之輩,自己這個媳婦真是娶對了!
沒說的,再開一宴!
諸葛爽聞有騎卒來助,也十分高興。這行軍打仗,騎兵少的話,那可真是被人欺負到死了。人家可以調動大量弓馬嫻熟之輩,拉網圍捕你的斥候,不斷擠壓他們的活動空間。複雜地形還好說,還有得藏,可若是河南河北那種一馬平川的地形,你就算不變成瞎子,得到的戰場訊息也會大大減少,那就太被動了。
邵樹德從軍也七年多了,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後世宋人北伐幽州,軍不可謂不精銳,但就是掌握不住契丹騎兵的動向,不是被人抄截了糧道,就是被人摸到附近而不知。是大宋將帥不知兵嗎?非也。斥候不如人家精銳,騎兵不如人家精銳,先天劣勢。金國伐宋一個道理,宋軍變成了瞎子,人家卻開了全知地圖,以逸待勞,圍點打援,你還怎麼搞?
此番討黃巢,就是不知道人家的騎兵厲不厲害了,應該還是可以的。河南、河北諸方鎮,都養了大量戰馬,悉心呵護自己的騎兵,倚為精銳,戰鬥力應是不差。折嗣裕帶來了四百多騎,唉,還是少了,今後得想辦法擴充。
十二月二十五,巢軍前鋒逼近長安,潰散唐軍湧入城內劫掠。皇帝只帶了四位皇子和嬪妃數人,在五百神策軍士兵的護送下倉皇出逃,百官不知其去向。長安市民見聖人出逃,軍士潰散,紛紛湧入府庫盜取財貨,百官或就地躲藏,或當場出逃,總之一片紛亂。
而也就是在這一天,鐵林軍全軍離開了綏州,沿著無定河谷向南進發,然後又折向西南,三日後抵達綏德縣(今清澗縣北三十里)。該縣在吐延水(今清澗河)北,附近駐有一營州兵。邵樹德將其將官喚來,仔細叮囑了一番,令其嚴防党項。
大軍繼續前行,兩日後抵達延川縣北境,正式進入延州地界。
鐵林軍這個行軍速度其實是比較快的。夾雜了大量車馬、役畜,還有四千軍士,五天時間就走了一百五十里,其中有一些路段甚至還是不太好走的山間峽谷路。邵樹德自覺水平比以前高了不少,現在帶著幾千人馬行軍,可謂駕輕就熟,底下人經過隨軍學堂的輪番學習,也得了不少感悟,並將其用於實踐之中。
事實證明,世上本沒有笨人,只要肯學習,肯鑽研,就能進步。生而知之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要腳踏實地。
“大帥、軍使,前方有一隊遊騎,應是鄜坊節帥李孝昌的人馬,詢問我軍何來,又往何去。”午時,眾軍正在休息,補充食水,遊奕使朱叔宗帶著數騎過來彙報。
“勿要多做糾纏,就說我軍奉旨勤王,借道前往長安,今夜要在城中宿營。”坐在馬紮上的諸葛爽說道:“樹德,已是除夕,便讓軍士們在延川休息數日?”
“謹遵大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