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一個村子,大到一個城池,其領主都可以稱為“迪赫坎”,甚至還有專門在巴扎收稅的迪赫坎。
阿拔斯王朝幾乎將分封制貫徹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波斯人因之,大片的土地掌握在王室貴族、迪赫坎貴族、造物主廟、宗教學校的手裡,留給普通百姓的少之又少。
簡而言之,這個國家除了少量自由民(大部分居住在城市裡,少部分在鄉村),絕大部分是佃戶農奴。
與西歐分封制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迪赫坎貴族們需要納稅,總督用他們的稅金養官員和軍隊——因為農奴被大量掌握在貴族手裡的原因,總督不一定能招募到數量充足計程車兵,很多時候就只能用突厥僱傭兵或奴隸兵(古拉姆)了,而這又造成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訣竅其實就是以快打慢。
鐵騎四處縱橫,捕殺任何敢於活動在野外的敵方信使、遊騎,一旦發現有任何貴族敢帶著他那數百到上千不等的兵馬出城,立刻通知分散在各處的兵馬,利用超卓的機動性聚集起來,發揮兵力優勢將其圍殲。
數日下來,成效顯著。
易地而處,若你是一個迪赫坎,在道路不通,四處都傳來真真假假訊息的時候,看看城堡裡僅有的幾百兵,你會怎麼做?
最穩妥的辦法是堅壁清野,將糧食收入城堡,儘可能武裝更多的農奴、市民以及宗教吉哈德分子,利用城堡固守,以拖待變。
撐死了派出勇敢的信使,趁夜出城,前往各處打探訊息。
至於廣闊的鄉村,你只能放棄了,不然還能咋地?與人野戰嗎?
你連他們來了多少人都不知道,只看到鋪天蓋地的騎兵,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撥人在你面前晃悠,你不敢賭,只能眼睜睜看著賊人擄掠,將你的領地攪得一團糟。
生氣當然是生氣的。
但你只會惱怒那個愚蠢的總督依思麥爾。他沒有絲毫的敏感性,沒有在險要地帶修築要塞,招募僱傭兵戍守。將來追究起責任,你絕對會與眾位受到損失的同僚一起,向布哈拉狀告他的瀆職。
你打定了主意,如果總督的古拉姆軍團沒有出現,你就一直守在城內,絕不外出。
戰場的主動權已經完全易位。
******
邵樹德來到了窩什城外,看著處於團團包圍之中的城鎮。
大群百姓在一箭之地外整隊。
隨著戰鼓擂響,他們拿著簡陋的武器,沉默著衝向城牆。
箭雨如注,一刻不停。
慘叫聲從一開始就不絕於耳,整整一千人,衝到城牆下面時已經少掉了四分之一——有人被射死,有人在恐慌之下轉身欲逃,結果被後面人踩倒在地,還有人向兩側逃去,很快被騎兵追上,一一斬殺。
低矮單薄的土牆上下,同為拔汗那人的雙方咬牙切齒,捨命拼殺著。
戰鬥十分激烈,屍體不斷跌落城下,密密麻麻,摞成了一個個奇奇怪怪的形狀。
守軍到底富有戰鬥經驗,又有地利,裝備還不錯。衝上去的百姓在久攻不克,死傷慘重之下,終於潰散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