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是部落民主議事制度。傳統源遠流長,甚至直到明朝末年,後金那邊也有大同小異的議政制度,可一窺其貌。
國人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是可汗的推舉。
與契丹任期三年且誰都可以參選的制度不同,回鶻可汗是終身制,且原則上由嫡長子繼承。
回鶻時代,他們使用一種被稱為“世選”的制度,即可汗繼承人優先在“藥羅葛”氏的子孫中選擇。在先汗薨逝,新汗尚未繼位的時候,一般由眾于越臨時監國,處理各種事務,然後再召開國人會議。
這個時候,其實就出現操作的空間了。如果於越能力很強,威望很高,就有可能取代藥羅葛的子孫,成為新汗。但即便可汗的血統發生了變化,新汗仍然以藥羅葛為姓氏,綜觀回鶻歷史,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像高昌回鶻僕固俊那樣直接篡位,且姓氏都不帶改變的,委實是少數。
“當年骨力裴羅建立回鶻汗國,當上可汗,是怎麼個情況?”李守信又問道。
“漢人有‘法統’之說,草原亦有。”烏魯古微微一笑,道:“後突厥汗國末年,天下大亂。骨力裴羅先隨阿史那施起兵,屢立戰功,獲得‘葉護’之職。隨後又擊敗判闕特勤、烏蘇米施可汗、僕固、同羅等部。又與葛邏祿聯合,擊敗舊主阿史那施。接著與葛邏祿翻臉,角逐漠北,將其遠遠地趕到了西域。做完這些事,骨力裴羅從容擊殺突厥最後一任可汗(白眉可汗),結束了阿史那氏對草原的統治。”
骨力裴羅之父為回鶻部首領,曾領唐瀚海都督之職,後被誣告謀反,被唐玄宗流放嶺南。
骨力裴羅遂投靠突厥,在後突厥汗國的末世中,展現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以及超強的縱橫捭闔能力,最終一舉擊殺突厥末代可汗,結束了阿史那家族的統治,草原迎來了藥羅葛時代。
“骨力裴羅擊殺白眉可汗後,人皆雲得唐朝冊封,故得以當上大汗。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烏魯克說道:“真正原因是召開了國人會議,眾推骨力裴羅為汗,建立回鶻汗國。沒有這個會議,骨力裴羅便不是真正的大汗,無論唐朝冊封與否。”
李守信以往看的都是漢地史書,此時第一次聽到另一個角度的敘述,覺得蠻有意思的。兼聽則明嘛,唐朝冊封只是鞏固了骨力裴羅的地位,但還缺少“合法性”、“正統性”,這就需要召開國人會議了。
“今回鶻已亡,草原無主,諸部齊聚。”李守信說道:“來參會的首領們可算得上國人?”
“可。”烏魯克說道。
“那麼可有資格召開國人會議?”
“有。”
“那就好。”李守信笑道:“國人會議召開後,推選出來的新汗,可是草原唯一真主?”
“是。”
“新汗即位後,高昌僕固氏、蔥西藥羅葛氏竊踞汗位,理當征討,可有問題?”
“沒有。”
“如此,速速準備吧。”李守信說道。
同時,他準備把情況彙報給聖人。
聖人之前的頭銜“無上可汗”,嚴格來說是自稱,並未走過任何程式。只不過實力強大,有了既成事實,沒人敢反對罷了。
如今磧北諸部皆在,經國人會議推選後,便是無可爭議的大汗,如同骨力裴羅當年一樣,相當於開國了。
開完國後,聖人便是草原上新建立的汗國的天子,正統方面沒有任何瑕疵。
有些事情,看似多此一舉。但你最好真的“多此一舉”,因為很多人相信這個“多此一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