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 第六十八章 榷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 榷稅 (2 / 3)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紅紗

因為過於輕薄,用料不足,故十分廉價,比絹便宜多了,半匹也就一百多錢的樣子。綾的價格比較貴,宮中用的可能質量、面料都比較好,但一丈三百錢了不得了。

半匹紅紗一丈綾,絕對不會超過五百錢,更大可能只有四百錢,卻買了一千斤的木炭,摺合一斤半文錢,確實與強搶無異了。

但煤炭的產量、成本比起木炭來說,卻要便宜太多了。尤其是靈州那地方,羊蹄子刨草根的時候都弄出過煤,用「半匹紅紗一丈綾」來給一千斤煤炭定價,卻又有得賺,給幕府貢獻良多。

張居翰不知北平府煤價幾何,多半比靈州貴不少,想來是相當賺錢的。

另者,煤採出來後要洗,洗完後沉澱下來的煤粉可拿去做煤球或燒磚,甚至就連煤矸石破碎後,混以黃泥,都可以拿來燒,這同樣是一筆收入。

「朝廷要開始收榷煤錢了吧?」元行欽突然問道。

張居翰先是一愣,繼而輕輕點了點頭,道:「多半是了。」其實,大夥現在都摸清楚聖人的套路了。

一種事物新出來的時候,他不會收稅,甚至千方百計給予便利,呵護其成長,讓更多的人使用,最終達到離不開的程度。

因為任何一種新生事物剛出來時其地位並不穩固,瞭解的人也不多。這時候如果竭澤而漁,就可能令其天折,從此消失。

等到走入千家萬戶,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從事這個行當的人也越來越多之時,就可以慢慢收穫果實了。

就像煤這種東西,幾十年前太原百姓最開始使用。那會還叫「石炭」,自己隨便挖,沒人要錢,根本不像一門生意,所以很長時間沒發展起來。

大唐各處零零星星出現了一些煤礦,但都侷限於當地。就整個天下而言,用的人極少極少。

但聖人在關北禁止人們伐樹,令以煤代之。雖然執行過程中有很大程度走樣了,很多人仍然偷偷伐樹燒炭,甚至到了今天仍然如此,但煤炭的使用人群大幅度增加,也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聖人在軍事上的連番勝利,控制的州縣越來越多,其他地方也陸陸續續興起採煤業,如同州煤礦、修武煤礦、梁縣煤礦等等。

雖然公卿貴族們覺得煤炭不如木炭好,但對普通百姓而言,煤炭的價格實在太親民了,久而久之,就把木炭打得潰不成軍,使用的人也越來越多。

聖人說他最初推廣煤炭是為了「保護環境」,說關北的森林一旦砍掉,隨著天氣漸寒,就再也長不回來了,然後都會變成沙地,百姓無法生存。

張居翰是不太信的。但無論怎樣聖人確實做到了。

不讓百姓伐木燒炭,光靠嘴皮子上下一碰沒用,甚至嚴刑峻法也沒用,因為木炭是人們切實需要的東西,你總得拿出替代品吧?

聖人真的拿出來了,而且更便宜,所以他成功了,張居翰對此很佩服。

「榷煤錢早該收了。」元行欽說道:「市人做飯取暖,誰離得開煤炭?幽都縣的樵夫都下礦挖煤了,不用此物,飯都弄不熟。收起稅來,縱然「十分取一」,也是了不得的數字,省得朝廷沒錢給咱們武夫發賞■。」

張居翰哈哈一笑,道:「以往你們盧龍軍沒錢了,不都自取麼?」

「大頭兵才喜歡自取。」元行欽啐了一口,道:「我有家有業的,萬一亂了起來,家裡女人被武夫扛走了,找誰說理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