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抵刪丹之前,已收得回鶻降兵千餘,目前都羈押在涼州。刪丹之戰後,降卒就更多了,人數過萬,以回鶻居多,也有些其他部族軍士。
“挑選五千精卒,別置一軍,吾將發下賞賜。”邵樹德說道。
周易言似早有所覺,立刻問道:“敢問大帥,如何個挑選法?”
“箭術、騎術上佳者,可得庫藏錦緞兩匹、糧一斛,連同其家人,一起遷往靈州。”
周易言神色複雜。
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從此如飄萍一般,沒有歸屬,提頭賣命,真的好嗎?
他知道,日後靈武郡王肯定要征伐中原,那麼多藩鎮,一個個打過去,五千回鶻兵,夠消耗多久?
死完一批,再到甘州招一批。日日打,夜夜攻,甘州精壯都死在了中原,成就了靈武郡王的霸業與野心。
留在甘州多好啊!這裡有很多部落種地,每年收得大量白麥、青稞、回鶻豆(鷹嘴豆)以及很多中原沒有、從西域傳過來的果蔬;同時,經營畜牧的部落更多,馬匹、駱駝、犛牛、羊的數量龐大,日子過得還是很舒服的。
邵樹德只是瞄了一眼,就清楚周易言心裡想些什麼。
遊牧民族的好時光啊!安史之亂以前,整個河西、隴右、朔方三鎮轄地,大概生活了超過二百五十萬遊牧人口。這還不包括種地的吐蕃、党項及西域諸族在內,如果算上,人口更多。
安史之亂以後,人口緩慢下降。吐蕃帝國崩潰後,加速下滑。不過底子還在,氣候也未有明顯的變化。有些富饒的綠洲,甚至主要以定居式的農畜生產為主,比如河西走廊——純遊牧,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口的。
“怎麼,可是甘州諸部覺得有難處?”邵樹德問道。
圍在他身邊將佐聞言,一齊把目光轉了過來。
周易言背生汗津,立刻答道:“靈武郡王既有賞賜發下,想必各部勇士也沒什麼話說。”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有什麼好說的?
給烏姆主可汗當兵,還沒諸般賞賜,只能指望著戰後劫掠一番,能得個仨瓜倆棗。看靈武郡王這意思,應該是募人當衙軍了,這倒是個好去處。
但各部頭人應該相當牴觸,尤其是還要帶軍士的家人離開。這若是去靈夏住個十年八年,還與回鶻有何關係?回鶻人的長相,與漢人、党項人、吐蕃人無甚差異,過個兩代,誰還記得自己祖宗八代?
“此五千人,以回鶻為主,號銀槍都。”邵樹德讓人給周易言上茶,同時說道。
“銀槍都?”周易言一怔。
使用長槍廝殺,可不是回鶻人擅長的啊。中原藩帥去草原募兵,向來是看重他們的騎射本事。用長槍,還不如去關中募兵,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