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軍是十一月中旬抵達的,比沙州糧隊早來了幾天。而在他們抵達之前,長期滯留靈州求取糧餉的押衙張弘信喜不自禁,已經提前派人回涼州報信。
當孤兒的滋味可不好受!
先後兩波軍糧抵達涼州,糧草一時間無憂矣!但安休休帶的三千餘步騎進城後,就賴著不走了,這讓涼州上下有些猶疑。只是人家帶了不少錢帛過來,給原本的戍兵發了賞,軍士們都很高興,一時間也不好說些什麼。
信使進城後,很快至節度使衙交割急件,沒多久便送到了河西都防禦史翁郜的案頭。
“好!好啊!”翁郜拆開急件看完後,頓時撫須而笑。
“明公笑而不語,定有好事。”左司馬李明振笑道:“莫不是長安之事?”
翁郜起身開啟了窗戶,一陣冷風吹來,讓人精神一振。
李明振是涼州節度使幕府左行軍司馬,不過涼州已無節度使,前任鄭尚書在內鬥中敗於翁郜,被趕回了長安,李明振便投靠了過來,但仍在幕府供職。
涼州鎮名義上轄涼、甘、肅三州,實際上連控制涼州都夠嗆,政令出了州城就不太好使。
毗鄰的歸義軍也差不多。名義上轄沙、瓜、伊、西四州,但只實控沙、瓜二州。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當初所謂的收復失地,大量藉助了吐蕃崩潰後的地方奴部勢力,比如嗢末、回鶻、党項、吐谷渾等。人家各有地盤、兵馬,名義上歸順大唐,但實際上自行其是,涼州、歸義軍兩鎮兵力寡弱,情況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得到改變。
最坑的是,涼州、歸義軍兩鎮之間的關係也不太和睦。歸義軍一直想兼併藩鎮,控制涼州,朝廷對其疑忌頗深。
相反甘州回鶻倒一直很恭順,不斷遣使納貢,朝廷使者往來,主動派兵護送。早些年中原有事,偶爾也出兵幫助朝廷征討。總體而言,朝廷對涼州鎮、甘州回鶻比較信任,對一直試圖吞併鄰鎮的歸義軍則不是很信任——肅州龍家如今便在向歸義軍納貢。
“朝廷要設河西鎮了。”翁郜神情振奮,臉掛笑容,顯然心情非常好。
李明振聽了則又喜又憂。
河西如今這個局勢,可不興折騰了啊!
“明公多年夙願,今成真矣,當賀。”雖然滿腹心事,但李明振依然恭賀道。
翁郜目前的職務是河西都防禦招撫押蕃落等使,轄地涼、甘、肅三州。但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防禦使就是防禦使,而不是節度使。
張淮深多年求不到節度使,你問問他開心不?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原朔方節度使兼領的河西觀察使,可要比防禦使尊貴多了。
“朝廷還記得某事邊多年之功。”說到這裡,翁郜也有些感傷,大好青春年華,都付於這祁連山下了。朝廷經營涼州不易,萬不能令其被狼子野心之人奪走。
“張淮深、邵樹德二人,覬覦河西三州之地,今後須得同心協力。”翁郜坐回了案後,提起筆來,準備給京中故友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