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收到訊息時剛剛錘鍊完武技。
雖然基本不可能上陣廝殺了,但這些年邵樹德對武藝的錘鍊從來沒有放鬆過。他本來會步弓、長槍、橫刀、陌刀這些兵器,後來又學了騎射、重劍、馬槊等技藝,最近甚至迷上了投矛正向人請教
他現在就是一個混跡軍中十幾年的邊鎮老兵的模樣。精通四五樣器械,額外會耍幾樣陌生器械,會騎馬,會胡語,經驗豐富的全能型戰士,朝廷一年在他身上要砸二三十緡錢的維持費用,這還沒算包吃住的錢。
代價足夠大,但這本事也不凡,上了陣保管砍得敵人哇哇叫一一如果老子心情好的話。
“陰山韃靼、白韃靼別部,兩批計八千餘帳,這是第二批吧?”邵樹德從裴氏手裡接過羊毛巾,擦了擦汗,問道:“磧南的韃靼,算是廢了。”
一部分被攻滅,一部分被補入邵氏奴部,一部分逃奔李克用,一部分分給出兵諸部當好處,最後還剩幾千帳全部發往中原征戰一一其實最後這八千帳已經不全是韃靼人了,混雜了很多吐谷渾、党項。
“大王,明年北上媼昆水,或還能收得大量勇士。”陳誠最近絞盡腦汁研究草原,主要原因就是當他不在的時候,趙光逢偷偷獻策,得到了邵樹德賞識,這讓他有了危機感。
“那些人,我看也不大堪戰。”邵樹德說道
草原騎兵,在國朝武夫眼裡真的算不上什麼。便是當年回鶻五萬騎寇鷳鵜泉,振武軍、天德軍不過萬把人,依然把他們打了回去。
邵樹德到草原募兵,主要看中的是他們吃苦耐勞,身上有一股子兇狠勁,是個可造之材。至於他們整體的戰鬥力,是真的看不上。
當然,草原頭人的親隨背嵬是脫產職業武士,有他人供奉牛羊,這類人邵樹德還是很喜愛的,經常讓諸部酋豪“上交”
“大帥,能不能打是一回事,募兵則是另一回事。”陳誠提醒道。
邵樹德笑了笑,道:“差點忘了。對,募兵!越多越好,絕不能留給諸部酋豪。調草原兵南下打梁人,調梁兵北上打草原人,如此甚好,甚好啊!’
目前活躍在河南前線的蕃人其實數量不少。
最主要的就是安置在河南府的那三萬帳洮岷羌、青唐吐蕃以及河西羌胡。對於這批人的使用,邵樹德不是很滿意,因為覺得他們在正面戰場發揮不出更大的作用,不如調到南北兩翼。
這一仗,文章本來就在兩翼做。兩翼成了,中間的那一大坨根本跑不掉。於是,他打算微操一下。
“繼續在草原蒐羅人手,河南府、汝州空虛著呢,甚至就連鄭州的戶口也沒有多充裕。”邵樹德說道:“蒐集到的人,還是投入北線吧,唐鄧隨、淮西養不起,可惜了。
陳誠、郭磨二人一齊應是。
郭磨新近被提拔為幕府行軍司馬。他也是朔方軍老人了,鐵林軍時代就擔任軍判官,勞苦功高。再加上他懂音樂,於是抓住了機會,獲得重用一一嗯,懂音樂是他得到提拔的重要因素,因為下一階段就會派上用場了。
乾寧三年十二月十八,雪後初晴。
即便是征戰多年的葛從周,也不得不承認,冬天對鋪天蓋地的輕騎兵來說,是一個美好的季節。
河流、小溪、溝渠被凍得結結實實,不再成為行軍的阻礙。
地裡的糧食被收割了,也成了大夥的跑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