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彥章只要不打仗,就穿儒生袍服,與他們聚在一起,作詩寫文章。
趙匡凝是著名的藏書家,字寫得不錯。
王師範這人不說了,讀書都要讀傻了的感覺。
羅紹威呢?同樣喜愛儒術,“工筆札,曉音律”,“好招延文士,聚書萬卷,開學館,置書樓,每歌酒宴會,與賓佐賦詩,頗有情致”。
當然,不是說他們就是文人,事實上他們也上過陣,砍過人,從小騎馬射箭,十八般兵器都耍得起來,武人該有的技能都會,就是不太純粹,不夠狠。若在太平時節,他們或許能夠在邊塞從軍,上陣殺敵,閒暇之餘,再寫一些邊塞詩。如果戰功很大的話,入朝當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今這個世道,文武雙全固然好,但你一定要有所側重,即偏向武。閒暇時間與文人混在一起,關鍵時刻,武夫認識你嗎?有人造反的話,毛錐子能幫你擋刀嗎?
“兒一直在操練軍士。如今全鎮上下皆知,若讓夏人控制魏州,則大事休矣,故操練之時,大夥還是賣力氣的。”羅紹威說道。
羅弘信怒氣稍解。
“王鎔使者回去了麼?”羅弘信問道。
“已經回了。”羅紹威答道:“那使者還挺張狂,竟然拿李克用來威脅咱們。”
羅弘信嘆了口氣,道:“他們也是沒辦法。”
王鎔遣人至魏州,邀請魏鎮一起出兵,攻李克用和王郜,並明言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也支援他們。三家合力,將志在吞併河北的晉人打回去。
但羅弘信懷疑盧彥威根本就出工不出力,拒絕了。
使者有些著急,又提到高思繼兄弟跑到草原上,說以利害,黑車子室韋、西奚諸部一些酋豪支援他們,準備聯絡契丹人,發“五十萬騎”,一起南下,先迫降劉仁恭,再攻幽州。
鎮冀、魏博、滄景三鎮聯兵“三十萬”,可分頭北進。
如此“八十萬大軍”壓過去,李克用立成齏粉。
羅弘信還是拒絕了,因為他覺得使者太過浮誇,不靠譜。
使者被三番五次拒絕,頓時惱羞成怒,叫囂著他們馬上投靠李克用,河東、幽州、易定、成德四鎮聯兵,先打盧彥威,再攻魏博,看你們怎麼辦!
羅弘信思考了整整一天,最後還是授意兒子出面,將王鎔的使者禮送出境了。
魏博現在一腦門子官司,哪有空摻和北邊的事情!
“夏人、梁人、晉人、燕人、趙人戰作一團,八方風雨,晦暗如澀。咱們這艘船,可得在這滔天大浪中把穩了。”羅弘信說道:“先幫朱全忠渡過眼前難關,別的事以後再說。李克用還在攻莫州,看到單可及全家就戮的下場,焉能不死戰?幽州戰事,我看一時半會還結束不了,王鎔暫時還不至於降晉。得過且過,走一步看一步,說起來難聽,有時候卻也只能這麼做。”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