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是汴州州兵,作為戍卒守城而死,弟弟是開封縣的土團鄉夫,徵發過去增援,結果下渡口時遭到夏賊騎軍突襲,全軍大亂,滔河而死。
慘!屍首都沒有找回來,這個喪事辦得也是滋味難言。
“孫二郎,你也當了多年武夫了,就你看來,如今軍中可畏懼夏賊?”蕭符轉頭看向某位隨從,問道。
孫二郎是汴州州兵隊正,從軍已經十年有餘,見蕭符發問,頓在了那裡,似在想該怎麼回答。
“照實說便是,我還能害你不成?”蕭符笑道。
孫二郎也是個乾脆人,當下不再猶豫,便道:“畏懼談不上。若夏賊站在咱們面前,還是敢拼殺的。就是軍中有個說法,邵賊用兵,讓咱們有力無處使,碰上夏賊總沒好事。昔年保勝軍遇夏賊,旗杆無故摧折。龐都頭攻河清,天像被捅了個窟窿一樣,連日暴雨,將士們連頓熱飯都吃不上,不少人生病了,不得不退兵。今年蔡州大戰,又有崔洪倒戈,幾失蔡州三城。”
蕭符皺眉沉思。
這個趨勢可不太好。若任由這個說法蔓延,恐有礙士氣。
“還有什麼說法?”蕭符又問道。
孫二郎猶豫了一下,說道:“軍中袍澤私下歡飲之時,有人打賭,今冬夏賊若再來,會不會有人倒戈。”
“大夥都是怎麼想的?”
“有人說胡真欲降。”
蕭符臉色一變。孫二郎嚇得連連告罪。
“不關你事。”蕭符安慰道:“只是切記不要亂傳這些捕風捉影之事。”
“遵命。”孫二郎老老實實應道。
蕭符嘆了口氣。有些事情,傳得多了,假的容易變成真的。
這些個武夫,給假歸家的時候,可真是什麼都敢說啊!
只是,為何會有胡真欲降這種說法呢?
他是江陵府人,家境殷實,少年習得騎射,遠近聞名。後來家裡幫運作了一個縣吏,妥妥的地方土豪。
黃巢在河南站不住腳,被迫轉進南方,胡真入夥。隨後轉戰各地,入長安,與梁王一起反正,再出鎮宣武,一直到了現在。
光啟二年(886),梁王表胡真為宣義節度使,這是信重的表現,或許也是開始出問題的前兆?
唉,梁王的老毛病了!
以新人壓老人,逐步削弱資歷、威望較老的元從將領的影響力,確保宣武軍中只有他一人的聲音。胡真逐漸默默無聞,看著也沒什麼不滿的表現,但真的沒有不滿嗎?
蕭符不知道。
他只知道,不能任由這種風言風語傳下去,不然怕是要弄假成真。
“軍士們都覺得夏賊冬日還要攻來?”蕭符問道。
“大夥都覺得必來。”孫二郎答道,不敢再多說一句,怕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