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四章 根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根基 (3 / 4)

大郎邵嗣武、二郎邵承節在前,他倆年紀最大,分別是十二歲和十一歲。

三郎邵勉仁是大封之子,今年八歲,四郎邵觀誠生母是諸葛氏,七歲,也跟著過來了。

他們身後是大群僕婢、侍衛,以及王府僚佐。

邵樹德拉著折芳靄的手,輕聲笑道:“這排場,可有二聖巡視邵州的感覺?該讓畫師作幅畫。”

“大王休要胡說。”折芳靄抓緊了邵樹德的手,道:“天下未定,萬不可如此。夫君這些日子,有些志得意滿了。妾非那拈酸吃醋之人,只是為夫君大業著想。”

邵樹德聞言悚然而驚。仔細想想,自從南下沿淮諸州,置淮西鎮,飛龍軍又突入河南,將宣武軍給遛得灰頭土臉之後,他確實有些志得意滿了,覺得朱全忠不過如此,早晚兵進汴梁,殺了此賊。

甚至昨晚,在解氏身上發洩完後,他還得意地回味成吉思汗的名言:“人生最大之樂,即在勝敵、逐敵、奪其所有,見其最親之人以淚洗面,乘其馬,納其妻女也。”

這話太他孃的霸氣側漏了!可能非常不符合宋朝及以後讀書人的三觀,但對此時滿地走的武人來說,可真是說到他們的心坎裡了,這是最高成就的征服,精神層面的滿足感非常強烈。

沒辦法,北朝以來,胡風就是這麼濃烈。

“夫人所言甚是。”邵樹德拉緊王妃的手,舉步向前,道:“這天下還得一步一步打,不能懈怠,更不能小瞧天下英雄。”

當然,話是這麼說,但金仙觀還是會常去的……

王屋縣已經發展好幾年了,鄉間景色讓人看得心曠神怡。

田地錯落有致,金黃色的麥子已經開始收穫。

被邵樹德視作鄉村經濟恢復標誌的釀酒作坊已經出現,酒旗迎風飛舞,看著喜人。

一些樹林被砍伐掉了,這是之前戰爭的遺害。

農人們將其改造了下,開墾成農田。田地之間還殘留著低矮的灌木叢,看著非常整齊,且枝繁葉茂。毫無疑問,這是農人修葺的所謂“樹籬”,用於區分相鄰兩戶的農田和牧場。

樹籬旁就近修建了一些牛欄,肉牛徘徊其間,慢慢咀嚼。

有農婦在擠奶,小孩跑來跑去,時不時提起一桶奶回家。

田間有人在打禾,飽滿的麥粒隨著清脆的拍打聲逐漸脫落。不一會兒,禾桶內便積滿了麥粒。

再遠處的麥場上,有人在用鏈枷式的打禾棒脫粒。

邵樹德看得津津有味。這種打禾棒,他穿越前還用過,幫著家裡打油菜籽脫粒,看著頗有些穿越時光的感覺:用了一千多年的經典農具。

有一些收穫早的田地裡,已經有人開始種冬小麥了。

這些田剛收完大豆,按照輪種原則,今年秋天將改種冬小麥,到第二年五月收穫。

也有人在種蕪菁,冬天仍可生長,收完之後,開春直接種春小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