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二十二章 處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處境 (3 / 3)

行密兵也不多,以三萬“北歸人”(孫儒殘部)為主力,黑雲長劍都為親軍,這是他直接掌控的核心武力。朱延壽、田頵、安仁義等大將各有兵數千至萬餘不等,但他們是軍頭,楊行密也未必信任他們,搞不好還會叛亂。

但即便如此,楊行密若北上,三四萬人還是抽得出的。雖然不懼,但總是個麻煩。如果能結好,那再好不過了。

淮水一線的楚、泗、壽、濠、光、申六州,楚、泗、濠、壽對行密最重要。泗州刺史張諫已降,行密仍委他為刺史,濠、壽二州則在慢慢收拾整頓,裴迪最近經常往那邊跑,成果斐然,但楚州卻還未及整頓,至於是不是故意的,各人心中自有看法。

以楚州予行密,結好之,至少先穩住他,後面再做計較,或許是個辦法?但沒人敢保證,也沒有敢提這個建議。

光、申二州如今在張全義治下。大亂方平,全義不辭辛勞,走遍各鄉,鼓勵百姓復耕農地,並給地裡麥苗長勢良好的農家獎賞,民心大安。

張全義這個節度使並沒有兵權,更像是一人身兼三州刺史。他還從洛陽調了不少官員南下申、光、蔡,都是治理民政的好手,三州之地未來可期。

張全義應該不會背叛了。汴州傳言,其長子張繼業為邵賊所殺,詐稱病死,其妻儲氏、長媳解氏、侄媳蘇氏皆為邵賊霸佔淫辱,也不知道是誰放出來的訊息——但這種事對張全義有沒有影響就很難說,他看起來好像也不是特別在乎這種面子上的事。

“罷了,楚州之事,待使者從揚州回來之後再議。”朱全忠見眾人都不說話,有些惱火,便道:“而今重心還在洛陽。臘月大河上凍之後,邵賊定會遣騎卒南下,做好準備吧,爭取讓邵賊在河南吃個虧。敢派騎軍南下,膽子可不小!”

處境就是這麼個處境了,其實挺困難的。洛陽一線兵力不太充足,葛從周北上之後,汝州方向亦只有楊師厚、丁會兩部,固然能壓制夏賊,但進取之力稍嫌不足,不再具備往日的絕對優勢了。

“邵賊下一步會去哪裡?”朱全忠突然問道。

“或是蜀中。”敬翔答道。

“蜀中戰亂多年,而今還有多少戶口?”

“天寶年間,蜀中有八十餘萬戶。巢亂以來,三川盡輸財貨往關中,賦役極重,百姓逃散。又有草賊阡能之亂,官軍殺良冒功。巢亂平定之後,陳敬瑄之輩互相攻殺,近又有朱玫、李茂貞、滿存、李鋋、王行瑜、王行約、趙儉廝殺不休,羌人趁機作亂,燒殺搶掠,邵賊還在招誘流民,而今應只有五十餘萬戶。”敬翔答道:“大王,某覺得,邵賊不會入蜀中。再等幾年,待其嫡子長成,方有可能徵蜀地。”

朱全忠點了點頭。

不知不覺,蜀地亂了十幾年了。東西二川最大的價值其實是絹帛,五十餘萬戶,可徵戶稅百萬匹絹、十五萬緡錢。按照這會戰爭期間朔方、宣武等鎮軍士的賞賜來看,每人每年得有十緡錢、十匹絹左右,那麼這個戶稅可以維持四萬多衙軍一年的賞賜。

糧賜沒算在內,看你的軍隊駐紮在哪了。如果駐紮在蜀中,日常消耗可利用蜀地糧草,但糧賜是發給軍士家人的,他們的家人會不會跟去蜀中呢?如果不去,那麼蜀地的糧食就利用不上。能養的軍隊會更少,可能還不足四萬,只有三萬多。

但據有全蜀之後,你肯定要駐軍的,三萬多人是至少的了。

也就是說,邵賊攻蜀,徵收到的地稅(糧食)沒法利用,戶稅只夠維持當地駐軍,財政上沒有太多的好處。

徵兵也不會用蜀人,邵賊喜募關北、河隴健兒,那還打個什麼勁?

或許當地人才可以利用,商稅也可徵收一些,但這都是小頭,比起戶稅、地稅來說微不足道。

對比起掃平蜀地所需要的巨大投入,以及前幾年幾乎沒有什麼稅收的窘境,邵賊還不傻。

蜀地唯一的價值,應該是給他的嫡長子樹立威望,建立班底,立軍功用的,對當前征戰天下而言好處甚少,甚至還有壞處。除非你花個二十年時間勵精圖治,讓蜀地慢慢恢復,這才能額外提供錢帛。或者,乾脆橫徵暴斂,那現在就可以榨不少油水出來,但邵賊多半不願意這麼做。

“盯緊邵賊動向。若其入蜀,定然要親征,不可能委任大將,多半還得抽調河陽、河洛軍士,屆時便有機會了。”朱全忠笑道:“屆時我全軍南下,將唐鄧隨連根拔起,斷其一臂。唔,先移牒各鎮,就說邵賊欲廢立之舉,實乃國賊,天下人可共誅之。”

樂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