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 (3 / 3)

現任節度使是何鼎,素有文名。

此人對朝廷還是很忠心的,歷史上朱全忠弒君,何鼎“誡諸子無事全忠”。

這麼一個文人當觀察使,境內還有諸多蠻獠,降叛不定,但他都能憑嘴炮說服,也是神奇——峒賊梁宗叛,何鼎“單車往說之”,“宗與其徒皆拜泣,率眾歸耕”,終何鼎一任,再無叛過。

豐安軍都虞候邵得勝出任寧遠軍節度使。

邵得勝是西城時代的親兵三郎,說實話軍事能力有限,指揮個幾千人頂天了,沒有當大將的本事。讓他出任節度使,也算是富貴榮寵,有個交代了。

邵得勝有四子,年歲都不大,這次都留在安邑。邵樹德特許其到龍池宮學習,成人之後,如果有才能的話,自然會重用。

寧遠軍轄區大致在後世廣西玉林、北海一帶。

靜海軍則大致在後世越南北部、廣西南部、雲南東南部部分地區。

舊嶺南道其實一共有“五管”,即桂管(桂林、柳州一帶)、邕管(南寧、欽州一帶)、容管(玉林、北海一帶)、廣管(廣東大部)以及安南,共同組成了嶺南道。

而隨著五管開發程度加深,後來都設藩鎮節度使,有的還置軍,賜軍號。

比如邕管置鎮,鎮名嶺南西道,未置軍;廣管置鎮,鎮名嶺南東道,賜軍號“清海”;安南置靜海軍;又升容管為寧遠軍,桂管為靜江軍。

五管之地,邵樹德比較注意吃相,只拿靜海軍、寧遠軍二鎮。

朝廷有意以嗣覃王李嗣周出鎮嶺南西道,邵樹德默許。

以嗣薛王、宗正卿李知柔出鎮廣州,代劉崇龜為清海軍節度使。

以延王李戒丕出鎮桂州,為靜江軍節度使。

升黔中觀察使為武泰軍,以通王李滋為節度使。

這幾份任命其實是寫在一份制書上的,陳誠讓人分開抄錄了下來。

“聖人著急了!”邵樹德嘆道:“這幾個地方,現在朝廷還能號令一下。但再過幾年,地方軍將、土豪回過味來,怕是就管不了了。”

簡而言之,南方諸鎮,素來乖順。但再乖順也有個限度,現在有的地方已經回過味來了,知道朝廷不行了,如江西、湖南、福建,就不買朝廷的賬了,自己驅逐節度使稱王稱霸,頂多還繼續給朝廷上供,維持個體面罷了。

五管、黔中這些地方,也是早晚的事。

現在出手,還能利用朝廷這塊牌子,再晚兩年,形勢就很難說了。

“讓邵得勝募精兵兩千人南下,至襄陽時,趙匡凝選精壯兩千助之。”邵樹德說道。

“遵命。”陳誠應道。

入京以來,第一件大事是安插人手,已經在穩步推進之中,應無大礙。

第二件大事就是派人出鎮五管,也辦成了。

下面就是第三件事了,涉及到蜀中,多半辦不成,但還想試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