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聖人的胃口太大了。”王崇文說道:“遼東要,雲南要,西域也要,甚至連草原都想統治。聖人在世時或還能維持,他若不在,必然會出問題。”
“看來,聖人活得長,才是國朝之福啊。”劉勉笑了笑,道:“遼東已開發十年了吧?已小見成果,再穩固個幾年,或許就可以騰出手來,往西域發力了。”
遼東的開發其實已超過十年了,畢竟唐末就設了安東府,快十五年了。
十五年間,遼東的地盤一直在穩步擴大,期間還攻滅了契丹、渤海二國,羈縻了女真諸部,擴張達到了極限。
最近幾年一直在努力消化,投入是相當大的,決心也很大。正如王崇文說的,再穩固個幾年,到遼東開發滿二十週年之際,或許又大不一樣了。
當然,遼東最終會怎樣,還得看朝廷的政策。
截止今年年中,隨著四千戶來自常州、潤州、蘇州的罪人被髮往遼東作為部曲,仙州一萬府兵全部有了部曲,這是繼安東府、瀋州之後,第三個徹底完成此項工作的州郡。
而暇州、鄚州、蒙州、穆州四地仍然沒有完成,總計缺口達四萬餘戶。
可想而知,在接下來幾年,朝廷仍然需要往那個方向投入大量資源,以儘快完善——這事王崇文是不太清楚的。
“或許吧。”王崇文想了想,覺得劉勉說的話也有道理。
“王將軍久在軍中,可知將士們對西域是什麼看法?”劉勉又問道。
“不毛之地。”王崇文直截了當地答道。
這個回答,在劉勉的意料之中,但仔細想想,終究有些不甘心,於是問道:“就沒一個願意留在這邊的?”
“百姓都不願來,何況武人?”王崇文說道:“遼東也在安置府兵,都是三戶部曲,那邊給一百五十畝地,西域只給百畝。遼東還水草豐美,土地肥沃,打獵都能獲得大量皮子,山裡還能採集到許多野貨。西域與之相比,是樣樣不如,武人如何願來?”
“武人一開始也不願去遼東……”劉勉說了一半,長嘆一聲,住嘴了。
去遼東的武人,都是自願的嗎?或許有,但就整體而言,還是半強迫、半利誘,而且那些降兵已被折騰去了半條命,心裡都怕了,故才不情不願地去遼東當府兵。
就比如剛剛從雲南撤回來的龍虎軍。
這支部隊南征之時在昆明部落去吃夠了苦頭,到雲南後,攻昆州算是爽了一把。隨後剿滅新設的曲州以及原通海都督府的叛亂時,又是叫苦連天——仗打贏了,也搶了不少東西,但因為疫病減員嚴重,士氣低落,不得不回撤休整。
而在途徑黔中時,軍中流言,接下來他們要被派到嶺南去駐守,於是人人畏懼,接著便是喧譁作亂。
朱延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捕殺,又是威嚇,又是哀求,好不容易才平定了下來,最後只剩七千人左右了。
樞密院派人南下,與軍士談判,最終龍虎軍殘部盡數改為府兵,五千人安置到郿州,兩千人安置到紀州。
看到沒有?這些武人只有混到這種地步,既畏懼前往溼熱之地駐守、打仗,又害怕朝廷鎮壓、殺戮,然後由樞密重臣出面,在老長官的配合下,苦口婆心,畫大餅,才有可能答應朝廷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