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就不知道了。”阿力說道:“我只聽聞,他們原本有三艘船,在大海上遭遇暴風雨,損失了一艘。隨後在風下之地,遭遇海盜,又損失一艘船。”
“還有一艘船呢?他們一共三艘。”令史看著阿力的眼睛,急切問道。
“很不幸,進港時觸礁沉沒了,搶回來了一批貨物,人員損失不大。”阿力說道,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我是在西拉夫聽到的訊息,不一定準確。”
“好,很好!”令史哈哈大笑,道:“走,隨我去海關衙門。”
他知道,機會來了。老天爺也想他立功受賞啊,哈哈!
******
平海軍使趙宗誨匆匆抵達了海關衙門。
“參見殿下。”他躬身行禮道。
河北、淮海、淮南三道都市舶使、齊王邵觀誠巡視至赤山浦,訊息兜兜轉轉之下,報到了他這邊。
“將軍聽說了吧?”邵觀誠問道。
“聽說了。”趙宗誨的臉上帶有不可思議的神色。
老海狗都知道,出海遇到惡劣天氣是怎麼回事。
運氣好的話,只損失一部分船隻,剩下的也悽慘無比,什麼船隻漏水、桅杆摧折、帆布破損,那都是家常便飯,為之棄船的都不在少數——即便當時沒沉,海上修理不便,有的船就走不了了。
運氣不好的話,那真就是在大海上消失得無影無蹤。或許一段時日後,會有一部分船板被海浪推上岸,讓人猜測這艘船到底遇到了怎樣的災難,船員們又是如何不屈地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很遺憾,最後功敗垂成。
至於倖存下來飄到荒島上,只能說不是不可能,但真的太玄幻了……
平海軍遇到風暴,只損失了一艘船,已經運氣不錯了。那艘船大機率沒操控好,沒順著巨浪的方向航行,結果側翻傾覆了——操控性好不好,平時或許看不出來,關鍵時刻就要命了,這是海船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
“風下之地海盜多麼?”邵觀誠問道。
“聽聞很多。”趙宗誨說道:“殿下若想知曉,可遣人至廣州問問,他們那邊更瞭解。”
邵觀誠點了點頭。
平海軍的主要駐泊地都在北方,對南邊確實不瞭解趙宗誨不知道是正常的,事實上廣州那邊估計也不是很清楚,對外界兩眼一抹黑,畢竟你的船隻沒有經常來往那片海域。
有些東西,光靠看遊記之類的書籍是沒用的,你得實地考察。
“海上風波險惡,能活下來一部分人,已經很不容易了。”邵觀誠嘆道:“希望他們能儘快購置到船隻歸國吧。對了,他們哪來的錢買船?”
“許是在西拉夫港觸礁沉沒的那艘船上還有一批貨物吧。”趙宗誨說道:“搶回來一批的話,慢慢發賣,買一艘不大的船隻,應該不難。就是不知道大食人肯不肯賣,活下來的人多不多。”
邵觀誠聽了,又點頭道:“四年了,我估摸著他們去過巴格達,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成果。大食人多半不會那麼痛快賣船,甚至可能還羈押過他們一段時間,不然何至於此。”
“殿下所言極是。”趙宗誨說道:“回程之時,沿著岸邊慢慢走,看運氣了。如果能從大食採買一批貨物,沿途發賣,花銷應該能賺回來。”
船隻航行,不可能一直不靠港,尤其是近岸航行的時候,經常需要上岸採買食水——這也是衝突高發階段,經常遇到土人襲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誠信經營的。
上岸採購,自然要花錢,有時候還不得不買高價食物。從西拉夫港起航的時候,如果採買一些在當地相對廉價的乳香、龍涎、真珠、琉璃、犀角、象牙、珊瑚等貨物,是可以支應沿途開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