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筆趣閣> 第六十六章 召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召見 (4 / 5)

掖庭的宮人們,每個月總要洗幾次床單,每次都能看到明顯的噴濺水跡。

第一次遇到,真是極品。

敦欲、毗伽二人很快退下。

當天傍晚,大諲撰、鄭仁旻二人也奉詔入宮。

******

承香殿外,王建默然肅立,心緒複雜。

作為大封國的使者,他去年秋天就抵達長安了。本以為參加完朝賀便可離去,可誰成想,其他人都收拾行李離開了,他卻被留了下來。

“大封”就是“泰封”。

建極元年(901),弓裔在松嶽定都稱王,定國號“高麗”。

建極四年,遷都,改國號“摩震”。

建極十一年,復改國號“泰封”,改元“永德萬歲”。

三年後,改元“政開”,今年便是大封國政開四年。

大封與中朝的關係,經歷了許多波折。

一開始,因為夏軍拉攏了浿北諸郡的土豪,令其降順,終止了在中朝、高麗間的搖擺,弓王大怒,兩國關係急劇惡化。

隨後因為鶻巖城尹瑄投靠夏國之事,雙方還兵刃相見了。

但經歷了這幾年後,弓王似乎認識到了大封國很難在南方還有敵國的情況下,再與大夏爭奪浿北諸郡,於是緩和了態度。

六七年間,三度遣使入朝,態度十分恭敬。而大夏似乎也對南方的泰封、百濟、新羅沒甚興趣,欣然接待了使者,給予了不少賞賜。

建極十四年,弓王遣使入朝,請冊封為“高麗王”,被拒絕。

建極十五年,復請封,又被拒絕。

使者回去後,弓王問其故,使者答曰:“夏國天子自西域降下德音,言‘久聞泰封王侍中精明果敢,多有勇略,若想封王,非得王侍中親至不可’。”

恰好彼時王建立功甚多,遭到猜忌,有殺身之禍,便應下了這趟差事,來中原避避風頭。

但避風頭是一回事,被扣留則是另一回事……

“王將軍,請隨我入內覲見。”正煩憂間,韓贄走了過來,輕聲說道。

“好。”王建收拾了下心情,跟在韓贄身後,入了正殿。

邵樹德正在御案後寫書,見王建入內參拜,便擱下了筆,道:“賜坐,上茶。”

王建躬身道謝,坐到一旁。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

這是個非典型武人,身上文氣很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