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提,說彝語的烏蠻領袖蒙氏一族已被漢人鄭買嗣殺光了,讓他們更是雪上加霜。
即便是邵明義這個外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白蠻崛起的勢頭相當明顯。如果朝廷不出手,洱海遲早會離彝語支族群遠去,西洱河白蠻世家大族“入關”幾乎板上釘釘——後世大理到底是什麼族的,已經很明顯了。
所謂鄭氏漢人建立的大長和國,其實也就是個過渡罷了。他們沒有根基,又不能團結說彝語的人,那麼洱海遲早落入白蠻之手。
大勢如此。
想到這裡,他看了一眼趙善政,道:“大理局勢,有賴公等良多。”
“哪裡哪裡。”趙善政喜滋滋地說道。
之前燕王講的話,他也聽說了。保舉他們這些西洱河大蠻首領入朝為官,這事有利有弊。
他略略研究過南北朝時的情況,知道世家門閥的子弟入朝為官,可以反哺郡望所在地的家族,提升家族的影響力。
但壞處也有,那就是離了老巢,諸事不便。老家發生了什麼事,很難及時反應過來。而且,他們在外地做官,形同人質,老家那邊想有點動作,也要顧慮他們的安全——真有人造反的話,朝廷殺他們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如今有選擇麼?
朝廷確實封了不少土官,多處在鳥不拉屎的地方。但大理府看樣子要設正州直轄了,他們就沒了當世襲土官的機會。
怎麼辦?反抗麼?西洱河的部落百姓怎麼辦?如果有信心打得過夏兵,他們就不會投降了。
或許還有一個選擇,遷移到更遠的地方去。但在夏人眼皮子底下,似乎也不行。怕是沒跑出幾十裡地呢,就被追兵綴上,一刀一個,砍死拋屍西洱河,餵了魚鱉。
想做什麼事,至少也得等夏兵走了再說。
“保舉諸位為官的奏疏已經發往朝中了,應無問題,爾等靜候佳音便可。”邵明義說道。
透過與趙善政的一番交談,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不能讓洱海壩子外的那些牛鬼蛇神來打擾西京的“體制內”的編戶百姓。
趙善政這類在地方上有極大影響力的人,堅決給他請走。即便西洱河部落一時間還在,問題也不大了。
想要造反作亂,你首先需要一個重要的東西:影響力。
趙氏、高氏、段氏、楊氏這些大族,不是隨便出來一個阿貓阿狗都能作亂的。當你試圖煽動別人時,人家首先要問一句“你誰啊”、“你老幾啊”?出身只能為他加一部分分,但並不絕對。
先把這些在長和國做過大官的有影響力的人弄走,剩下的慢慢炮製,說不定還能從中收服一些真正有能力、有助力的人,這對自己日後的計劃,是有幫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