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增祥衝了上去,將痛呼連連的鄭仁旻提起,大笑道:“已擒偽王。”
軍士們齊聲高呼,將所剩不多的侍衛斬殺殆盡,然後衝進了第三重門。
第三重宮門與第二重之間間隔兩百餘步,宮門為重簷。正常時候,這裡本該有侍衛和儀仗隊,但此時已空無一人,只有驚恐亂叫的宮人走來走去。
劉知遠、相里金二人各領數百軍士衝了進去,至照壁時,遇到十餘手持利刃的太監。
沒說的,遇到任何拿著武器的人都照殺不誤。這些太監忠勇,但沒能抵擋哪怕一刻,很快就撲屍於地。
蜂擁而入的夏兵踩著他們的屍體,提著血淋淋的利刃,佔領了一座座殿室,包括鄭仁旻的寢宮,將鄭氏女眷盡數蒐羅而出,連帶著數百宮人,一起押走。
丘增祥舉步進了正殿。
這是一座宏偉的木石混合結構的大殿,頂部是密密麻麻的蛛網式藻井結構,無樑,看著甚是稀奇。
正前方有各種陳設,精美無比,最顯眼的便是龍椅了。
軍士們正把每樣物品都打包搬走,看得他感慨不已。
這便是亡國時的末日景象了吧?
財貨被打包運走,成為敵人的軍資。
妻女族眷前往陌生的地方,在敵人身下承恩。
象徵皇權的所有東西都被拆走,拆不掉的就地損毀。
立國一百六十餘年的國家,就這樣轟然倒地,其最後存在的一切痕跡,也將煙消雲散。
帝王的偉力在於集眾,當你集不了眾時,也就窮途末路了。
******
李唐賓指揮部隊追擊殘敵去了,燕王邵明義移步城外二里的五華樓,與被押解過來的長和官員會面。
“當年,鄭買嗣就是在這座樓下,殺了蒙氏八百餘口人吧?”邵明義站在樓下的方亭前,問道。
在南詔時代,五華樓是接待外國使者的國賓館。樓前有亭,亭臨方池,池周長七里,水深數丈,內養魚鱉。
聽聞當時蒙氏王族成員的鮮血都把池水染紅了,襁褓小兒也被一刀兩斷,拋屍池內。
鄭買嗣做事如此之絕,自然讓人震怖,以至於有今日的下場。
但大長和國內部錯綜複雜的局勢,也與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