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們拼了!」申德挺起長槍,與爬上城頭的夏兵戰在一起。
******
金光門之外,長龍般的夏兵蜂擁而進。
城門洞之內,散佈著許多屍體,還有一些傷者在呻吟。另有百餘人散開在兩側,他們穿著渤海軍服,器械上還滴著鮮血。
這竟然是一場內訌!
一方發起突襲,對自己人下手,然後開啟了城門,放夏兵入內。
很明顯,這是有人主動投降了。
或許是出於害怕,或許是出於仇恨,或許是什麼別的原因,但都無所謂了。結局已定,沒
有任何人可以翻盤。
衝進城內的是符存審親任軍使的鐵林軍,由左廂兵馬使李仁罕率領,第一件事就是沿著大街疾進,消滅猝不及防的渤海兵。
很多渤海兵久戰疲憊,正在城下的軍營甚至民宅內休整,遇到從天而降的夏兵時,其驚駭是難以言表的。
他們最後一點士氣也被擊散了,所有人都失去了鬥志,四處奔逃,亡命躲藏。偶有叢集反抗的,也很快被剿殺殆盡。
天德軍都虞候謝彥章帶著第二批四千人入城,他們殺散了守軍,開啟了另外幾道城門,放更多計程車卒入城。
第三批進城的是侍衛親軍孟知祥部,一共五千人。他們從城西禁苑的方向殺入,目標是渤海王宮、府庫等要點。
嗯,沒有人開啟北門。落雁軍在城外乾著急,等了許久之後,也沒接到入城的命令。
渤海國主大諲撰正在皇城之中召集僚屬議事,聽聞夏兵入城之後,當場軟倒在胡床上。
最開始的時候,面對著連戰連敗的危局,他已經灰心到了極點,在一些世家子弟的勸說下,已經傾向於投降了。
尤其在張定保等人至城外喊話,得知西京、中京、東京盡皆陷落之後,他已經「下定決心」,遣信部少卿裴璆出城,向夏軍投降。
結果當晚又有人入內覲見,泣血力諫,認為國事尚有可為之處,絕不能投降。
大諲撰十分感動,給與他們全權。禁軍大將申德連夜捕殺議和大臣,渤海人當場反悔,招來夏軍的猛烈進攻。
結果這才過了幾天?大諲撰又後悔了,覺得還是該降,真打不過。
可事情到了這會,已經很難體面收場了。
給過你機會,你也答應了,印璽、戶冊、版籍之類象徵權力的物件都移交了,事到臨頭又反悔,有你這麼做事的嗎?你讓被戲耍的大夏君臣怎麼辦?
你不想要體面,那就沒有體面。
「這......".耳聽著越來越近的殺聲大諲撰稍稍緩了點過來,向左右問計道:「事到如今,還能向夏主請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