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招了招手,僕固承恩上前,耳語一番後很快離去了。
申時初,遣奠儀式結束。李克用的靈柩被抬上馬車,離開了白雲寺。
整整六十四名挽郎頭戴白帽、身穿白衣,當先而行。
靈車緊隨其後,劉氏、李落落等家屬哭得泣不成聲。
邵樹德也手扶棺木,一同隨行。
數百赴喪使者跟在最後,一臉肅穆。
「玄泉開隧道,白日照佳城。一朝若身此,千載幾傷情。」丁會高亢、憂傷的歌聲響徹整個送葬隊伍。
抵達墓園口,人人下馬。
挽士上前幫忙,將象徵李克用靈魂的神座搬了下來,接著還有他生前使用過的案几、香爐等物品。
家屬再一次哭禮⋯⋯
冗長的儀式結束後,挽士小心翼翼地將靈柩從馬車上抬下,覆上衣衾,其他人則捧著隨葬物品,一同進入已經開啟的墓園,將梓棺放入墓中。
這是李克用的家族墓地。從四月開始,這裡進行了緊急修繕、擴建,一切都已就緒。
李克用將和他父親李國昌葬在一起——並非同一墓室。
「殘月照幽墳,愁凝翠岱雲。淚流何是痛,腸斷復銷魂⋯⋯」丁會的歌聲最後一次響起。
他的臉上已滿是淚水,歌聲之中的情感愈發真切。
挽郎們揹著樂器,一路走了十餘里過來,且路上大部分時候都要鼓吹,體力消耗極大。此時也鼓起餘勇,腮幫子鼓到最大,眼珠瞪得溜圓,賣力演奏起來。
無論是挽郎還是挽士,事後都會得到一筆豐厚的報酬。報酬除了錢之外,往往還有免除兩三年徭役的優惠政策,由不得他們不賣力。
這還是公卿葬禮。
如果是天子下葬,挽郎可是搶破頭的好差事,一般都由勳貴子弟充任。因為大行皇帝下葬完畢之後,參與的挽郎都會得個低階官吏的身份,這是他們邁入仕途的關鍵一步,故挽郎名額的爭奪十分激烈。
丁會如此賣力,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官位,而是出於愛好,出於他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與在場其他人都不同。
入葬之後,自有工匠前來封閉墓門。
邵樹德傳下口諭,將附近一大塊地及村子劃作李克用的祭田。祭田範圍內的兩個村子不納賦役,他們的任務就是供養十名守墓兵丁,定期灑掃。
李落落也將在附近建宅起屋,為他父親守墓。
邵樹德看得出來,李落落對此並不滿意,但他沒敢反駁,應下了。